2020年11月03日 15:08 来源:海外网
摘要:中国有能力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北京市景。(图源:新华社)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建议》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以及2035年远景目标,对2035年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
如今,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近日,在人民日报海外网举办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的金台沙龙活动上,与会专家表示,前进路上尽管时有风雨,但未来前景光明,中国有能力顺利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新奇迹,以不断创新的伟大实践回应世界性发展难题,壮大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
2035年的中国令人期待
2020年,“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站在特殊的历史节点,面对愈发清晰的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令人无限期待。
“面向2035年,拥有十多亿人口的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壮举。”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表示。
“如果可以用一个成语形容十五年后的面貌,我觉得是——国泰民安。”在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看来,到2035年,中国人民将真正实现生有所养、幼有所教、老有所依、病有所医,生活将更加美好。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认为,到2035年,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将再上一个大台阶,众多科技“卡脖子”难题将被突破打通,数字经济将会更加壮大,在一个欣欣向荣的环境创新处处存在,一个创新型大国、友好型经济体、文明增长体将呈现在全世界面前。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表示,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将超越历史上大国崛起引发地区秩序或是国际体系混乱的旧模式,以一种和平有序合作的方式与外部世界互动。
中国有能力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极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给中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尽管风险挑战重重,中国依然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预期发展目标。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目标是有科学基础的。”何传启表示,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对全球131个国家1960—2014年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估。如果按照中国1990—2014年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测算,中国有能力在2030年到2040年间实现基本现代化。
曹和平认为,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日益彰显,治理效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得到大幅度提升,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物质基础更加雄厚,人力资源更加丰富,市场空间更加广阔,发展韧性更加强劲,这些都是中国如期实现2035远景目标的基础和前提。
“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6.5%;城乡差距逐步缩小,2019年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2.64,比2015年缩小了0.09;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由2010年的1亿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亿多人,2020年中国也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唐任伍表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实现的巨大发展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但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宋国友表示,透过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来看,中国将继续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发展和外部世界关系,这有利于保障国际形势和国际秩序的基本稳定。“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也将更有力推动世界和平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塑造能力将不断增强,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主动性将会进一步提升。”宋国友说。
中国现代化具有世界意义
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到2035年如期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为建设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对世界和平发展也具有重大启示和实践意义。
何传启用“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第一次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第二次现代化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西方国家是先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然后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而中国采用的是‘两步并作一步走’的综合现代化道路,走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现代化的新路径,为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这是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
曹和平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增速和购买力上,更体现在经济增长方式上。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超越现有制造业大车间、流水线、模块化生产方式的局限,以环境友好、经济共享、和谐发展的新增长模式替代高耗能的传统增长模式。中国将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一道,共同推动世界走向21世纪更好的发展道路。
唐任伍表示,1960年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收入国家的101个经济体中,只有13个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13个国家中人口超过2500万人的只有3个。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世界意义,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重要经验和样本。
“中国实现现代化并不以其他国家倒退为代价,是增量意义上的现代化。”宋国友表示,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将为全球提供更多有益的公共产品,助力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快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