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团结村:昔日后进村 如今变模样

2020年11月17日 09:56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梁立华报道)平整的水泥路、崭新的安居房、整齐划一的葡萄架……走在莎车县巴格阿瓦提乡团结村里,到处可见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村民幸福的笑脸。昔日全乡的后进村,如今迈入莎车县示范引领村行列。

  村子美起来

  团结村的变化缘于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新疆大学、莎车县农业农村局“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辛苦付出。

  几年前,团结村里的道路大部分还是土路,走过之后,尘土飞扬。

  “我们经常骑着摩托车入户走访,回来后浑身上下都是土。”自治区党委网信办驻团结村第一书记李江河说。

  2018年1月,李江河来到莎车县的这个深度贫困村开展驻村工作,面对落后的村容村貌,李江河迫切想要改变。

  工作队带领各方力量抓好村容村貌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极争取企业帮扶在村里所有居民区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并为200余户农户门前安装太阳能小壁灯,还发放了垃圾桶。

  在李江河的带领下,工作队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拆旧复垦、种菜种树、清理渠道……全面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同时,引导农户间互帮互助,焊栅栏、搭葡萄架、平整土地、治理脏乱差,人居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对村里的变化,村民吐尔逊·买买提感触颇深。经规划,工作队把吐尔逊家分成了生活区、种植区和养殖区,对生活区部分地面进行了硬化,在种植区种了苹果树以及白菜、辣子等蔬菜。养殖区建了牛圈,将1亩自留地种上了苜蓿,牛粪当肥料、苜蓿当饲料,既方便又干净。

  团结村的变化,李江河用1000余张新旧照片记录了下来,他一边向记者展示照片,一边说:“这些照片见证着党的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口袋鼓起来

  今年6月起,团结村利用村委会对面的广场,开展“民族团结”广场文化联谊活动并开办扶贫夜市,同时组织开展每周文艺汇演、球类比赛、感恩演讲等活动,各村美食经营者和农民踊跃参与制作美味佳肴,放眼望去,热火朝天的夜市成了一道亮丽风景。

  发展夜市经济,不仅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还进一步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促进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李江河介绍,目前夜市共有摊位42个,平均每个摊位每晚纯收入在300元以上。

  艾尔肯·斯依提家中5口人,2018年以前,收入主要靠16亩地小麦和棉花,当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9年,依托国家扶贫项目,村里建了“十小店铺”,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帮助下,艾尔肯发挥懂国家通用语言的优势和烹饪手艺,与妻子开了酒吧,收入大幅提高。

  扶贫夜市开业后,艾尔肯也抓住机会,在夜市经营烤肉、烤鱼、啤酒、饮料等。现在,艾尔肯家每年各项收入加起来超过6万元。

  “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艾尔肯激动地说。

  如今,全村1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为让更多村民享受到扶贫夜市的福利,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想办法、拉赞助、筹资金,在广场旁又扩建了700平方米的“网红一条街”,摊位扩增至120个,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精神富起来

  阿依柯孜·努尔麦麦提是“90后”女孩,自从民族团结文化广场开了之后,她迷上了舞蹈表演。

  每周五举办的民族团结文化广场联谊活动,都会有各村的演出队伍表演歌曲、舞蹈。

  “看到别人穿上漂亮的演出服表演,我也想在舞台上展示自我。”阿依柯孜主动要求参与到村民小组的节目排练中,不仅练习传统的民族舞蹈,还学会了现代舞。在舞台上表演让阿依柯孜变得更美了,以前不讲究穿着打扮的她,现在也做了新潮发型,穿上了时尚衣服。

  为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团结村对4个小组的农家书屋进行全面粉刷,并配备标准化书架,购买图书、乐器和音箱,解决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等问题,发挥以文化人和凝心聚力的作用。如今,农家书屋已成为村小组文艺排练、电影播放、文化活动、观摩学习的场所。

  “现在大家都愿意到农家书屋来,通过看书既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了解了中华文化,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村民努尔买买提·吐尔逊说。

[责任编辑: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