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补钙 共筑文化软实力

2020年11月24日 11:05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比敦煌莫高窟1600多年的开凿历史,出生于1989年、从22岁开始修壁画的李晓洋过于年轻,即便他那在敦煌修了一辈子壁画、88岁的爷爷李云鹤,在莫高窟面前也是年轻人。而在敦煌研究院的文保中心,90后占1/3。

  对青年来说,文化的样态是多元的,但他们对文化的热爱和文化对他们的召唤是一致的。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帜。

  修文物的、看文物的、做文创的,都是年轻人

  国家图书馆馆藏有200余万册古籍,修复师中80后占一半以上,最年轻的修复师是95后。出生于1989年的李屹东记得,自己参与修复乾隆时期的孤拓《五百罗汉图》时,修复小组有十几个人,年轻人给老师傅打下手,20多米长的拓片铺在地上,老少修复师跪成一排,足足修了一两个月。如今,他已经在师傅们的指导下,独立修复了乾隆藏书“天禄琳琅”中的几本。

  近10年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立了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通过举办短期培训班、招收古籍保护专业硕士、师带徒等多种方式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使修复人员从不足百人发展壮大至千人。

  《建议》中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早在1987年,北京故宫就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600岁的紫禁城,成为最潮的“网红”。

  11月21日,北京降下了2020年的第一场雪。一下雪,穿着传统服饰去故宫打卡,早已是年轻人心照不宣的“初雪标配”和“热搜预订”。在二三十年前,中国文物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单霁翔去欧美的博物馆参观,最羡慕就是在展厅里、庭院里,能看到很多年轻人;今天,他在中国的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也看到了满院子年轻人,“打心眼儿里激动”。

  《建议》中还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关于这一点,近些年“卖了10个亿”的故宫文创也很有发言权。截至2018年12月底,故宫文创产品达11936种。除了实体文创,故宫还开发了每日故宫、韩熙载夜宴图、紫禁城祥瑞等各类App。研发这些App的新媒体团队,由一群年轻人组成。

  2017年,李晓洋成立了自己的壁画修复工作室,这几年都在成都修壁画。被问到心目中的2035年什么样?正爬在一二十米高脚手架上的他说:“希望经过我手的壁画在那时候都能完好如初地保存下去;希望有比我更年轻的下一代壁画修复师,能继续把这件事安安静静地做下去。壁画总是要不断修复的,年轻人总是在不断长大的,传承的是手艺,也是文化和精神。”

  革命文化打破圈层 补足青年“精神之钙”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钟君的团队制作了一档读书类综艺节目《开卷有理之马克思靠谱》,尝试用多种视听形式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大众化传播。主题曲《马克思是个九零后》是一首说唱歌曲,播出后迅速“火出圈”,词作者是一名90后女生。

  钟君说:“我们想通过这种形式与年轻人建立一种精神交流的渠道,同时解决圈层之间、代际之间、专业学术和社会大众之间的沟通问题。”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林雅华认为,青年的个人发展是和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十四五”期间,革命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目标,就是要补足青年的“精神之钙”。

  林雅华说,革命文化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代表了我们要实现民族复兴、人民解放、人民幸福的历史目的。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挫折困难时,这个目地会变成不同的精神,比如“红船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以及现在的“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

  在疫情期间,95后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活跃奋战在抗疫一线;在脱贫攻坚战中,更有像黄文秀这样的年轻人牺牲在了工作岗位上;曾经的研学游主题以传统文化居多,如今红色文化的研学游日益受到欢迎。

  林雅华说:“尤其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更多青年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治理效能,从科学的意义上确认了我们所走的这样一条道路的正确性。他们从源头去探究这条道路,形成了一股热潮。”

  “走出去”的图书和影视 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建设“文化强国”,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的全面繁荣,可能是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多、感触最深的两个领域。《建议》指出,“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

  在9月举行的第27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北京出版集团把图书版权卖到了1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文学类图书《人民的名义》已输出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15个语种版权;少儿类的《古灵精怪好问题》越南文版上市数月,销量突破1万册。

  电影也不遑多让,这可能是一个对青年导演最友好的时代。成立于2017年的工厂大门影业,只签新人导演,已经出品了《春江水暖》《气球》《回南天》等10部电影。其中,导演高鸣的处女作《回南天》入选2019年第四十九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单元;《春江水暖》成为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单元第一部华语闭幕片。

  今年11月,爱奇艺和大象点映宣布,将共同推出面向青年创作者、打通线上线下的全周期服务,发布的首批片单就包括在第二十五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获奖的《汉南夏日》——这是导演韩帅的处女作。

  80后导演黄骥,曾凭借电影《笨鸟》获得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的“评委会特别奖”。

  现在,黄骥在大城市的银幕讲小镇的故事,更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时代的变化让我看到很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给创作者提供了很多创作土壤。”黄骥说,“而世界因为对经济腾飞的中国感兴趣,就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更多兴趣,比以往更期待看到中国电影,期待看到中国电影里各种形态的人物及生活面貌。”

[责任编辑:刘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