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30日 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全国部分理工类地方本科院校联盟第十九次研讨会在重庆召开。研讨会期间,联盟高校围绕“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主题,交流了各校在“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现阶段及“十四五”期间推进完善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特色凝练、质量引领,实现“润物细无声”育人效果的工作思路并形成共识。
打牢基础:构建课程思政运行体系
现阶段,各高校正广泛推进“三全育人”的组织实施。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三全育人”的基本规范体现为构建一个嵌入式的运行体系,为人才培养打牢了基础。
一是制度层面,各高校以不同形式发布了《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明确基本要求等维度确立了制度性标准与规范,为课程思政的全覆盖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是教改层面,在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应用型高校已将课程思政纳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了“课程”“教师”“教材”的统筹设计。其中,改革的深处是“非思政课程”,联盟高校已先后启动了非思政课的课程思政专项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创新计划等教改举措,并将课程思政作为一流课程建设的必要条件。如有的高校建设了“中国装备”“中国气质”等“中国系列”课程。改革的痛处是“非思政教师”,联盟高校从实施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培训开始,探索了专任教师与思政教师“手牵手”共建授课团队、选树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及建设标准化教研室等。改革的实处是“非思政教材”,充分挖掘和运用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作为教材讲义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课程考核的关键知识。
挖掘特色:凝练课程思政文化资源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在内容和形式上分别进行设计或遴选,并通过积极、有效的组合加以推进。
一方面,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思政十分注重挖掘地方优质文化资源,以具有亲和力的优质资源助力“文化育人”。部分高校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院校特色。如组织教师赴广东新时代红色文化讲习所——肇庆阅江楼进行课程思政专题研修,以坚定信念、合群奋斗、无私奉献、爱国为民的“沙家浜精神”为要素建设“思政罗盘”,将追求真理、坚定信念,忠心报国、勇于献身,胸怀坦荡、无私无畏的“陈毅精神”贯穿于实践类课程,等等。
另一方面,应用型高校的课程思政也充分考虑了文化资源的分类运用,以提升课程思政的针对性。有价值、有魅力的课程思政优质资源,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专业、所有学生,而应是建立“资源”与“学生”的耦合关系。比如张仲景、赵州桥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张仲景成了中医学、中药学等专业课程思政的“香饽饽”,赵州桥则是“工程伦理”课程的典型案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杭州湾跨海大桥”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嵌入“大学物理”“交通设计”等课程;此外,理工科专业教师基本都将“工匠精神”作为“课程思政”的常规资源。总体上,不同专业课教师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做出自己的特色。
聚焦质量:引领课程思政内涵发展
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背景下,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应有之义,而且建设质量至关重要。在研讨交流时,与会联盟高校代表一致认为,人才培养“主线”全要素均须体现思政元素,并将立德树人作为检验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放眼“十四五”,各联盟高校要聚焦质量,实现“课程思政”的内涵式发展。
一是强基础。课程思政一方面要建立“全课堂”联动机制。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中,全面贯彻产出导向(OBE)理念,把价值观培育与塑造“基因式”融入人才培养“主线”的全要素,使人才培养目标设计、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大纲等环节都蕴含“思政味”。另一方面要面向“全要素”进行评估与评价。建立健全多维度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体系和监督检查、激励约束机制,适时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项督查。
二是树特色。当前,各联盟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与分类运用上彰显了特色,但还较为局限也尚未形成体系或品牌。课程思政有一定的规范,但绝不是同质化的千篇一律,而应是特色化的百花齐放。在保障课程思政质量的前提下,各高校将致力于“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院院有精品”。
三是出成果。“十四五”期间,各联盟高校将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总结汇编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努力培育一批骨干教师、建设一批特色示范课程、出版一批公共基础教材、打造一批示范专业、形成一批研究成果等。同时,积极推荐各类课程思政成果申报省级及以上奖项。
将思政元素“无痕”地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是课程思政的应然样式。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还需要继续探索、深化和完善,努力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同频共振,以期“润物无声”“如盐入汤”的育人效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30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