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字号带旺人气催热经济

——“援疆省市消费扶贫新实践”系列报道之三

2020年12月09日 10:09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婷 拍热扎提·阿不都报道)满载沙棘、瓜子、牛肉干等农副产品的“消费扶贫专列”从阿勒泰出发,一路驶向哈尔滨;5000吨洛浦扶贫鸭通过订单销售,行程数千公里,“点对点”运输,分批次抵达苏州;在和田、喀什、伊犁、哈密等地,援疆旅游专列、专号往复穿行。

  各援疆省市着力升级和挖掘专列、专号的潜能,实现人流、物流全方位互联互通,红火的“专”字号已成为各援疆省市助力新疆消费扶贫的新亮点。

  游客进疆——

  旅游专列赢得良好口碑

  12月的新疆,银装素裹,正是冰雪游的好时节。

  随着全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新疆旅游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通过采取系列措施提质升级,得到快速全面复苏。

  “在这里不但有看的、吃的、玩的,最主要的是当地的风土人情让人流连忘返。现在,我又期待着下次能去新疆赏雪景。”12月6日,来新疆旅游返回安徽的游客赵德生在电话里说。

  10月25日,包括赵德生在内的540名安徽游客搭乘“皖和号”旅游援疆专列抵达和田。

  安徽环球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产品中心总经理陈修军告诉记者:“在为期3天的旅程中,游客参观了千里葡萄长廊、核桃王、博物馆等旅游景点,观赏了艾德莱斯绸手工制作技艺,到和田夜市品尝了特色美食,感受到了当地民俗风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与当地群众结对子,增进感情。”

  据了解,“皖和号”旅游援疆专列自2017年开通以来,不仅成为皖和两地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更成为消费扶贫的新通道。

  “皖和号”旅游援疆专列只是安徽助力和田地区旅游消费扶贫的一个缩影。今年10月前后,“京和号”旅游援疆专列、“津和号”旅游包机、“缘满南疆”旅游专列搭载近700名游客畅游和田。

  近年来,各对口援疆省市通过开通旅游专列、专号等形式积极开展送客入疆活动。“京和号”“龙泰号”“津和号”“诗画浙江—阿克苏号”等旅游专列陆续开行,专列夜间行车、白天游玩的模式在游客中赢得了良好口碑,2017年至2019年,共向新疆输送游客2925万人次,年均增长31%。

  新疆也因地制宜,精心打造文化旅游线路,合理安排游览项目,将景区特色和民族风情完美结合,不断提升游客体验度,增强旅游扶贫的可持续性。

  除了打造文化旅游线路外,新疆各地文创产品也日益走俏。各类文创产品通过游客走向国内外,展示着新疆的独特魅力。

  特产出疆——

  新疆味道飞抵内地餐桌

  援疆专列、专号带来了大批游客,同时,也成为新疆农产品外销的载体。

  今年夏天,满载着1100吨阿勒泰地区优质农副产品的“龙泰消费扶贫专列”在阿勒泰火车站缓缓启动,驶向哈尔滨市。这趟专列装满了产自阿勒泰地区的面粉、瓜子、驼奶粉等17个系列52个品种的农副产品。

  为建立消费扶贫长效机制,今年,黑龙江省援疆前方指挥部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文章。对阿勒泰地区及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近百家企业的产品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超市采购价、网上电商价、商超零售价等进行比价,对企业生产资质、包装设计等进行把关,并与黑龙江商超深入对接,筛选确定了14家企业17个系列52个品种的农副产品,作为消费扶贫专列第一批产品运往黑龙江,后期又根据市场需求,将进入黑龙江的产品拓展到全疆35家企业的1000余款。

  今年以来,黑龙江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累计销售新疆农副产品1500多吨,实现销售额1600多万元。

  黑龙江省计划在未来5年,年均运行消费扶贫班列和大货运24列(次),销售阿勒泰地区农特产品1万余吨,拉动当地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农牧业种植、养殖收入分别增加1倍,为阿勒泰地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街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今年夏天,疏附县乌帕尔镇阿依丁库勒村村民库尔班·卡德尔家的瓜果,在广州市对口援疆前方指挥部的帮助下,通过喀什疆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和电商运作,搭着“飞的”上了内地消费者的餐桌。

  广州市作为疏附县对口援助市,看准产销互补优势,通过下订单的方式,为当地农产品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仅7月8日,喀什疆果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将1000箱鲜杏发往广州。同时,在鲜杏采收季,该公司与快递公司合作,将疏附县277吨优质鲜杏销售到广州、深圳、上海等城市。

  据了解,今年仅消费扶贫月期间,19个对口援疆省市便通过消费扶贫专列、专号、网销等方式,帮助销售受援地农产品约5万吨、实现销售额约7亿元。

  提质增效——

  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专列、专号为新疆农副产品外销搭建平台的同时,也提升了新疆农副产品的整体知名度,让更多新疆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去。

  今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喀什地区等以“客改货”包机、航空货运专班等形式,助当地优质特色瓜果“飞”入内地市场。

  库尔勒机场有序开通“小白杏号”“库尔勒香梨号”“番茄号”“蟠桃号”等26个农副产品货运专班,帮助4000吨农副产品出疆,产品深受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浙江等地消费者喜爱。此举在带动农户脱贫增收的同时,也促使巴州农业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

  随着各援疆省市消费扶贫新实践的逐步推进,“只有好的产品、好的质量才能最终占领市场”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为让更多援疆省市消费“头回客”变“回头客”,推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新疆把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推进消费扶贫的关键来抓,提高生产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严把产品质量关。

  “我家种了220亩‘骏优一号’红枣,品相好,口感也不错。”11月19日,在和田县吾宗肖乡的2100亩精品枣园,种植户丁娟喜笑颜开,“今年我家红枣亩产400多公斤,预计纯收入50万元。”

  今年以来,该乡邀请林果业专家来田间地头授课,结合市场反馈,确立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的发展思路。“从施肥、嫁接到病虫害防治,从枝条修剪到收枣、晾枣,每个环节都有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保证了红枣的品质。”吾宗肖乡林业站站长、技术指导员吴万虎说。

  吴万虎说:“在援疆省市的帮扶下,我们的红枣正源源不断销往全国各地。接下来,我们将依托现有精品红枣产业园,进一步提高红枣品质,打造红枣品牌,逐步实现集产、供、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把优质红枣送到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