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新疆“十三五”】上市公司 成色更足

2020年12月12日 09:3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王永飞报道)截至目前,在新疆注册的A股上市公司已达59家,较2015年增长16家,上市公司总量位居西北五省区第一。“十三五”期间,新疆上市公司年均增长3家以上。

  不仅仅是数量增加,“十三五”期间,新疆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衡量发展质量的综合指标也在稳步提升,有效拉动了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惠政策催生上市高潮

  10月30日,洪通燃气在上交所主板上市,这是继西域旅游、天山铝业之后,我区年内在A股市场上市的第三家公司。

  经过多年培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我区企业上市已经形成“梯次部署、衔接有序、持续推动”的格局。今年,除了已经上市的3家企业,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发审会,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正在上市审核中,新疆汇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此外,还有21家企业在新疆证监局辅导备案中。

  我区企业再迎上市高潮,首先得益于政策扶持。近几年,我国不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推出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改革新三板,股权流动性不断提升,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不断激活。特别是中国证监会赋予新疆“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绿色通道政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了企业上市进程。

  我区连续多年实施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工程,对赴资本市场改制、挂牌、上市和融资企业给予专项补助。今年6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当前加快建设我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推动构建从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融资、改制、培育孵化、私募发行转让到全国性市场公开发行、上市交易的全链条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为推动企业上市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目前,我区企业在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挂牌857家,在新三板挂牌62家,这都是企业上市的充足后备补充力量。

  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

  “十三五”期间,新疆上市公司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发展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就是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典型。“八钢原来以生产钢铁产业初级建材产品为主,但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微薄。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生产板材、型材、优钢产品比例,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效益提升明显。”12月10日,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肖国栋说。

  通过不断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智慧制造、新产品研发,八钢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不断提升,从2017年起已连续4年实现盈利,彻底扭转了之前连续3年亏损的历史。

  今年10月28日,天山铝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重组更名暨上市仪式,这是新疆企业推动重大资产重组的成功案例之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抓手,“十三五”期间,新疆共有20家上市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2349亿元,目前还有3家公司正在筹划推进重大资产重组。

  通过积极谋求转型,由能源、农业、钢铁等传统产业进入健康、医药等新兴产业,新疆上市公司实现了从过去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模式向可持续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商业模式、主营业务、管理水平都在不断升级。

  辐射带动引领跨越发展

  2016年至2020年11月,新疆通过资本市场合计实现直接融资2934.62亿元,是以前年度累计实现融资总额的1.84倍,有力促进了新疆的基础设施、能源、物流等项目建设,加速了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推动了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疆天顺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成功开行国际全货机航班,打破了乌鲁木齐过去10年没有全货机飞行的历史。目前,已开通至德国哈恩、比利时列日、奥地利维也纳、英国伦敦、俄罗斯莫斯科等多条国际航线。与此同时,天顺物流还持续探索与临空产业相关的机场、仓储、贸易、深加工等外延业务。

  天顺物流与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资成立乌鲁木齐国际陆港联运有限责任公司。自成立以来,该公司积极运营乌鲁木齐多式联运中心。“目前,公司已开行俄罗斯、中亚、欧洲等方向10国22座城市的中欧班列。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力争开行中亚特色品牌班列,真正体现服务‘一带一路’的多式联运特色。”12月10日,新疆天顺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普宇说。

  上市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税收和就业增长。“十三五”期间,新疆上市公司缴纳所得税费用共计426.2亿元;截至2019年末,新疆上市公司员工合计23.07万人。

  展望“十四五”,我区还将从核心区五大中心建设、乡村振兴、旅游业发展等领域推动更多企业上市,不断提高新疆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

[责任编辑:王昕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