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柯坪县柯坪镇喀拉库提村:兴产业促就业 强村富民并进

2020年12月14日 09:39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张治立报道11月21日,柯坪县柯坪镇喀拉库提村村民麻木提·艾明夫妇像往常一样推着流动餐车上街卖凉皮和馕。“别小看这辆餐车,靠它,一个月能赚几千元呢!”

  麻木提家曾是贫困户,虽有做凉皮的手艺,但不知怎样让手艺换来钱。去年5月,中石化西北石油局驻喀拉库提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丁雪林了解到夫妻俩的想法后,帮他们定制了冰柜,把电动车改装成“创业扶贫流动餐车”,并办理了健康证和营业执照。

  “村里没有产业,我们想办法培育产业;村民增收无门,我们就引导他们就业。去年底,全村96户贫困户实现户均2人就业,实现稳定增收。富民强村齐头并进。”丁雪林说。

  瞄准特色兴产业

  喀拉库提村距离柯坪县城两公里,但2018年之前,村民阿依尼莎汗·阿不力米提没有感到这个城郊村有多少优势。村里人多地少,种植方式单一,和很多山区村一样,戴着“贫困村”的帽子。

  “工作队到来后,我们村有了以‘白+黑+灰’为主的特色微型产业,我依托着‘白色产业’脱了贫,收入越来越高。”在喀拉库提村丁丁豆腐坊里忙乎的阿依尼莎汗说。

  所谓“白+黑+灰”产业,是豆腐、黑木耳和平菇。在贫瘠土地上种了多年小麦、玉米和棉花的村民没有想到,黄豆能变成豆腐、豆浆、豆腐皮、豆腐干;在路边杨树林里放上一片菌棒,就能长出市场上受宠的黑木耳;闲置的村委会旧址改造后,成了平菇栽培基地。

  去年,喀拉库提村引进5.76万个菌棒,发放给96户贫困户,每户增收2000余元。今年,参与到黑木耳产业中的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成为黑木耳种植“土专家”的月提库尔·艾买提和阿不都热哈曼·沙地克,因技术好被聘为农业技术员,月均收入2500元。

  豆制品、平菇源源不断地流向柯坪县农贸市场、小区菜铺、餐馆夜市,黑木耳晾干包装后走向外地市场。特色产业带动了村民增收,喀拉库提村的城郊村优势凸显出来。

  释放潜力促就业

  “没想到,一个土地流转,把我们的赚钱门路‘转’活了。现在的收入和以前相比,差距太大了。”忙完一天的生意,买合木提·达力和妻子一起数钱是最幸福的时候。

  买合木提家有5口人、13亩地,过去夫妻俩在地里一年忙到头,收成好时不过万把元钱。2019年,喀拉库提村“两委”想通过推进土地流转来释放就业潜力,村干部上门做买合木提夫妇的工作,买合木提担心不种地怎么生活。

  在村干部的反复引导下,买合木提终于放心将土地流转。之后他家每年可收土地租金6000余元,买合木提做起了榨油生意,妻子开起了小餐馆,家庭月收入四五千元。两年来,全村已流转土地747亩,63名劳动力从土地里解脱出来就业创业。

  转移就业、自主创业、激发动能,是喀拉库提村“两委”深入推进的“三大工程”。驻村干部和村干部还挖掘本村的励志人物、励志故事,将典型素材拍摄成视频短片。

  喀拉库提村有个创业小微商圈,这里的店铺由2018年初的28个上升到目前的92个。在这里开美容店的木尼热·艾尼瓦说,“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送来的帮扶策略,村委会提供的低价门面房,就业典型传递的就业理念和创业经验,让她有了自己的事业,增强了改变贫困生活的信心。

  创新机制重长效

  对于一心想靠种甜瓜增收的木衣丁·乌斯曼来说,今年是个丰收年。去年他尝试种甜瓜,因技术不熟练加上天气多雨,赔了3万元。今年,村“两委”降低了他的大棚承包费,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近10亩甜瓜硕果累累。

  “虽然丰收了,但销售受到了疫情影响。”木衣丁说。为拓宽村民的销售渠道,驻村工作队对农产品销售采用的“传统地摊+后方支持+网络销售”综合模式,保障了木衣丁甜瓜400余公斤的日销售量。今年,木衣丁甜瓜种植收益3万余元。

  成立合作社,增建门面房,开发租赁村集体用地,喀拉库提村集体收入由2017年的5.5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18.7万元。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足了,办民生好事和促动村民致富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坚持从工作机制、教育培训、文明生活入手,真正播下希望的种,拔掉贫穷的根,为村民燃起希望的火,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丁雪林说。

[责任编辑: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