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9日 10:27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张海峰报道)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也是传承文明。“十三五”期间,新疆考古发掘工作硕果累累,成果令人瞩目;文物保护力度空前,文物“安全网”越织越密;博物馆首次实现从地州到县市全覆盖,新技术让古老文物活力四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弘扬,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考古发现令人瞩目
“多个考古项目不断取得重要发现,填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空白。”12月5日,在新疆考古成果汇报会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盛赞新疆考古工作。
“十三五”期间,自治区文物局稳步推进国家“考古中国”系列重大项目,5年实施主动性项目64项,出土文物万余件,多项考古发掘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吉木乃通天洞遗址的发掘,发现了距今4.5万年的旧石器以及具有明确地层关系的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堆积,填补了中国缺少典型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文化类型的空白。这项考古成果对于探索人类文化在新疆的起源、人群的迁徙和文化传播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天山博尔塔拉河流域呼斯塔遗址和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东天山地区海子沿遗址和黑山岭绿松石采矿遗址的发掘,让东、西天山区域史前考古文化谱系构建有了突破性进展。2018年,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与此同时,西域都护府遗址群考古涉及的轮台县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卓尔库特古城遗址发掘也取得重大进展。
奇台石城子的发掘格外引人注目,古城出土的遗物让“消失”的汉代“疏勒城”重见天日。石城子遗址入选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的发掘带给人们新的惊喜,考古发现填补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该项目荣获国家文物局2019年“考古中国”丝绸之路考古重大成果。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的考古成果对实证历史上中央王朝对西域的有效治理,探索军政建制体系的建立、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发展和东西方交流历史过程、“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等具有重大意义。
文物保护力度空前
12月初,位于若羌县境内的楼兰古城保护工程圆满收官,三间房和佛塔遗址得到抢险加固,让这座位于罗布泊西北部、汉晋时期的丝路名城得以“延年益寿”。
今年6月,投资1500万元的库车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完工。
2019年9月,位于库车市塔里木乡英达雅村东荒漠中的唐王城遗址抢险加固工程竣工。
2019年8月,玛纳斯县完成了对塔西河古堡烽火台、烽火台村烽火台两处烽燧遗址的保护加固工程。
此外,近年来文物工作者还完成了对克孜尔石窟、库木吐喇石窟的岩体抢险加固、壁画修缮、防洪、保护利用设施建设,使濒危石窟“转危为安”。
“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投入22亿多元,用于新疆文物保护。通过“国家历史记忆工程”和“国家红色记忆工程”,实施长城烽燧、坎儿井等文物保护工程100余项,开展重点文物遗址交河故城、北庭故城等展示利用工程30余项。力度之大,堪称空前。
2017年起,自治区每年投入2280万元,用于文物看护员专项经费,彻底改变了野外文物巡查难、看护难的问题。
与此同时,自治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新疆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文物保护筑起了政策“安全网”。自治区文旅厅文物安全监督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疆有900多位野外文物看护员,遍布全疆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和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得到了有效保护。
博物馆遍布全疆
今年“十一”期间,经过提升改造的和田地区博物馆新馆开门揖客,吸引了大批观众。其中的尼雅遗址专题展厅再现了尼雅考古发掘现场,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观众大呼过瘾。
近两年,提升改造后的阿克苏地区博物馆新馆、喀什地区博物馆新馆等地州级博物馆陆续开馆。新建的英吉沙县、洛浦县、昭苏县、玛纳斯县等县市级博物馆也相继建成开馆。
“十三五”是全疆博物馆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现有92座博物馆,首次实现博物馆从地州到县市全覆盖。投资3.7亿元的新疆博物馆二期工程是自治区“十三五”重点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将在2021年下半年开馆迎客。
丰富而独特的文物资源、优良的设施与服务,让全疆许多博物馆成为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网红打卡地”。仅2019年,全疆各级博物馆就举办各类陈列展览200余个,接待观众500余万人次。此外,各类“流动博物馆”惠及各族群众300余万人次。与此同时,全疆对外开放的95处文物遗址点都成了旅游热点。
“十三五”期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古老文物更加鲜活生动。5月14日,新疆博物馆和腾讯网合作,举办了一场网上直播。55分钟的时间,解说员带领观众走进“新疆历史展厅”,引来数万人围观。哈密博物馆的“云端展厅”也备受网友好评。阿克苏博物馆推出了手机APP版的“云端博物馆”。吐鲁番博物馆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云游吐鲁番博物馆”系列展。自治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云直播、云端展馆已经成为全疆博物馆展陈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侯汉敏说:“新疆的文物遗址、考古成果是注释新疆‘四史’的最好活字典。”遍布全疆的博物馆和著名文物遗址景点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学习历史文化、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