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融媒大连线】指尖展技艺 巧手助脱贫 致敬这些传统“守艺人”

2020年12月19日 10:27   来源:天山网

  主持人: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夏青

  铸刀、造纸、刺绣、制琴……这些传统手工艺在我区各地熠熠生辉。我区各级政府多方发力,让传统制造不断延续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让我们连线各地,一探传统手工艺如何历久弥新、大放异彩。

  小刀工艺升级换代

  连线人:英吉沙县融媒体中心 余飞

  英吉沙县芒辛镇喀拉巴什兰干村是远近闻名的“小刀村”。12月15日,在小刀村老师傅手工艺品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内,老手艺人、合作社负责人艾合买提·买买提正精心打造刀柄上的花纹,在他身旁,一位20多岁的小伙在认真观摩。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吉沙小刀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的艾合买提,家里祖祖辈辈都以小刀制作为生。艾合买提从10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小刀制作,从少年到中年,从学徒到带徒弟,小刀制作的手艺在传承,也在进步。

  “以前就是家庭式的小作坊,那会的工具是木质的砂轮、大榔头,费一天劲,也制作不了几把小刀。”摸着手边早已成为“古董”的制作工具,艾合买提回忆道。而在不远处,合作社的手艺人正用砂轮机、电动大铁锤等制作小刀,效率大大提升。

  近年来,英吉沙县支持和帮助手艺人走出去开阔眼界、创新工艺。2019年,当地扶持艾合买提等手工艺人成立手工艺品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让小刀制作走出小作坊,成就大市场。

  “有政府的支持,我们发展很快,也就两年间,小刀从开始的三四个种类到现在200多个种类,从小作坊发展到合作社。”艾合买提感慨道。

  虽是寒冬,银装素裹的“小刀村”依然有不少游客,他们只为买一把英吉沙小刀,刻上自己的名字,为一段旅程留下美好的回忆。

  英吉沙县创新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英吉沙小刀、土陶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芒,吸引了各地游客来观光游览,当地手艺人成为受益者。

  “来旅游的人多了,知道我们小刀的人也越来越多,有很多内地朋友打电话过来想要买,我太开心了。”艾合买提说。

  今年7月,艾合买提在政府的引导下开起了网店,带动周边手艺人共同受益。目前,“小刀村”已成立手工艺品制作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带动手艺人150余人。

  桑皮纸技艺重放光彩  

  连线人:墨玉县融媒体中心 刘绍斌

  12月14日,走进墨玉县普恰克其镇桑皮纸制作一条街上的桑皮纸传承中心,只见布再乃普·斯玛依正在石桌上用力捶捣刚刚煮出来的桑树皮,木槌在她手里显得稳健有力。布再乃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皮纸制作技艺的第11代传承人。“桑皮纸颜色和质感完全取决于去皮的干净程度和对每个环节控制的精细程度。”布再乃普深有感触地说。

  产自墨玉县的桑皮纸,古时被称为“汉皮纸”,在纸上书写、印花、作画可保存上千年。传统桑皮纸的制作过程包括剥桑树皮、浸泡、锅煮、捶捣、发酵、过滤、入模、晾晒、粗磨等9道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制作桑皮纸要选用一到两年的嫩桑枝条,和田和吐鲁番的白桑最好。”布再乃普边用力捶捣边从桑皮纸的原料开始介绍,“用桑树嫩皮做出来的桑皮纸,韧性好、拉力强、质地软、吸水性强,历经千年而不褪色。”

  布再乃普说:“我们家祖辈都制作桑皮纸,但以前靠这个吃不饱饭。如今,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制作桑皮纸,每年就有2万多元的收入,还有不少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这项制作技艺还去韩国参加过展会,接了不少订单。”  如今,在桑皮纸制作一条街,布再乃普家的桑皮纸作坊升级为桑皮纸传承中心,成为传承技艺的集散地。

  “喜欢制作桑皮纸,买桑皮纸用于书法、绘画的人都可以来我这里体验学习,我会继续将最原汁原味的桑皮纸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布再乃普说。

  哈密刺绣焕发新生

  连线人:哈密日报融媒体中心 马志娟

  12月15日,位于哈密市伊州区陶家宫镇卡尔苏村的“伊州之花”刺绣厂生产热度不减,这个厂在南北疆有10多个代销点,承接来自疆内外的订单,不少产品还走出了国门。

  在哈密市精心打造和大力支持下,刺绣不断得到延续发展,焕发生机和活力。“伊州之花”刺绣厂就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的,其核心技术来自当地一个刺绣家族,其创办人艾尼帕依·尕力是这个刺绣家族的第六代传承人。

  当天,艾尼帕依坐在绣架前,与几名绣娘一起赶制订单。小小的绣花针和细细的丝线到了她的手里,灵动地上下穿梭,绣出的一颗石榴令人望之生津。

  艾尼帕依9岁起就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习刺绣,她从一花一叶绣起,慢慢学会绣飞禽走兽、山川河流。以前艾尼帕依以为刺绣登不了大雅之堂,绣品多是自家用或送人,自从得到当地政府重视和支持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2008年6月,哈密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3月,文化部在哈密设立全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还请来业内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制定发展方向,洽谈合作方案。哈密刺绣从此成为一个品牌,走出哈密。

  “政府把一批批绣娘先后送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地学习,回来后就在各乡镇文化站和刺绣工作室传授技艺,培养更多的专业绣娘。这几年哈密刺绣的舞台越来越大,绣娘也越来越多了。”艾尼帕依说。如今,哈密刺绣融合了苏绣、湘绣等多种技法,图样更加生动细腻,配色更加协调雅致,展示的载体也越来越多样。

  为了大力推广哈密刺绣,让其品牌效益产生经济价值,带动更多少数民族妇女就业,2018年12月,哈密市与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并邀请全国多家媒体,采用“直播+电商”的形式,推广哈密刺绣,搭建刺绣营销平台。

  目前,哈密市有刺绣企业10余家、刺绣合作社200余家、专业绣娘5000多名,大批绣娘搭上了“互联网+”快车,绣品远销全国各地。

  民族乐器奏响致富曲

  连线人: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 龚喜杰

  “今天我们终于把今年最后一个订单完成了,今年收入100多万元,我们要好好地庆祝一下。”12月15日晚,新和县玉奇喀特乡阿孜那巴扎村演奏者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阿布来提·尼亚孜说。

  2016年9月,阿布来提创办了演奏者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门制作独它尔、弹拨尔等民族乐器,社员是村里的10多名村民。

  “我给合作社起这个名字不为别的,一是我们本身就是爱好音乐的演奏者,另外要为家乡父老演奏一曲致富曲。”阿布来提说。

  作为乐器世家的传人,阿布来提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到了民族乐器的制作技术,曾做过8年乐器。“2010年前后,我一年要做近300件乐器,可销售情况并不好。”阿布来提说。

  伤心之余,阿布来提到城里打工,凭着吃苦耐劳过上了安稳日子。“我经常弹奏弹拨尔,可心里总是空落落地。”阿布来提说。这时候村干部找到他,让他把祖传的手艺拾起来,带着村民创业致富。

  村干部的话说到了阿布来提的心坎上。他回到村里,组织了5名懂木工的村民,尝试着做起弹拨尔。

  村党支部书记热合曼·塔依把自家和岳父家脸盆粗的白桑树都砍了,给他做木料,还四处打听销路,签回了120把的订单。

  阿布来提感动了,到乌鲁木齐、喀什等地考察后,把独它尔、弹拨尔等乐器定为主打产品。如今,社员每月多的能挣到8000多元,少的也有2000多元。

  负责上漆的热汗古丽·艾则孜每月在合作社可以挣3000元工资,她非常满意:“家里地少,我以前是贫困户,自从到合作社打工,生活就好起来了。”

  现在,合作社每月能做300多把乐器。新和县教科局驻该村“访惠聚”工作队帮助合作社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售卖,赢得了大批订单。

  “我准备再研制二胡、扬琴等新的乐器,开发适合演奏和摆放的产品,明年通过网络把业务做到全国各地。”阿布来提信心满怀地说。

[责任编辑: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