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风城油田建成我国首个稠油监测系统

2020年12月24日 09:4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马伊宁报道)12月18日,全国最大整装超稠油油田——风城油田全面迈入数字化管理时代。当天,该油田持续建设10年的物联网工程全面上线,在国内率先建成从井口、管汇、密闭站,再到处理站和注汽锅炉的全过程稠油生产监测系统。

  风城油田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距克拉玛依市区120公里,由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开发管理。这里的原油粘度最高达近千万厘泊(动力粘度的最小单位),可谓“流不动的油藏”,是优质环烷基原油。

  “面对风城油田高温、高压、劳动强度大等难题,在中石油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将着力点放在用数字化建设推动理念变革、管理变革上,全力推进风城油田物联网建设,实现破难题、增效益、提升战略保供能力的目标。”新疆油田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霍进说。

  自2011年起,风城油田物联网规模随产能建设逐步扩大,历时4年建成全国超稠油高效开发示范基地,实现两级扁平化管理模式,人均产量是国内同等规模稠油油田的两至三倍,达到“百万吨稠油千人管理”目标。2017年,风城油田率先实现国内稠油物联网数据资源化、移动化的共享应用,油田生产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我们是风城油田物联网建设的受益者,依靠生产移动应用APP,可以随时掌握生产动态,方便巡检、数据查询,减少工作量50%以上。”中石油集团公司劳模、风城油田作业区“国防班”班长李荣辉说。

  2019年以来,新疆油田公司在风城油田全面推广物联网建设成果。按照“抽油机工况+温度数据采集”的节点化建设思路,将3000多口油井物联网建设转变为296座管汇物联网建设,形成“低成本、易实施”的稠油吞吐开发区物联网建设模式。

  “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油气生产全过程、全流程,风城油田实现关键参数、节点工况、突变信息的报警、预警,年均可节约生产运行费用近5000万元;构建稠油区温度监测体系,预计年节省蒸汽20万吨,节约成本1600万元。”风城油田作业区信息管理站(自动化中控站)站长陆兴说。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