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昌吉市城乡中小学校共享教育资源 “山里娃”享受城里的教育

2021年01月04日 09:50   来源:新疆日报

  新疆日报讯(记者盖有军 通讯员王薇报道教学楼整洁现代,读书声萦绕耳畔,足球赛激战正酣,剪纸课妙趣横生……2020年12月29日,牧民哈那提·阿夏提观摩了昌吉市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教学后,忍不住感叹:“现在的教育办得太好了,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个牧区学校。”

  伴随着放学铃声,孩子们走出校门。阿岩·哈那提看到爸爸哈那提·阿夏提,挥着小手跑了过来,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迫不及待地和爸爸说起学校里的趣事。

  哈那提·阿夏提是昌吉市阿什里乡二道水村牧民,这两年在村里开了农家乐。让他没想到的是,今年才读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已经能自如地用普通话和顾客交流,成了自己的小帮手。

  “学校环境好,老师教得好,孩子在这里上学和城里一个样,我放心着呢!”哈那提开心地说。

  哈那提父子正在说话的时候,教师高珊走了过来,她是昌吉市第十小学体育教师。2020年9月,按照学校的安排,高珊和英语教师郑丽丽一起来到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支教”。

  “我带二年级和五年级的体育课,4个月时间,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高珊摸着阿岩的小脑袋笑着说。她对哈那提说,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非常好学,但在刚开学的时候,普通话水平普遍不高,交流有些困难。老师们在教学中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2018年,昌吉市第十小学和阿什里乡中心学校结成“教育共同体”,实现城乡学校之间教育资源共享,帮助农牧区学校补齐教育短板。2019年,阿什里乡中心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通用语言达标检测。

  “我们中心学校加幼儿园共有1100多名学生,都是本地牧民的孩子。我们的心愿是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阿什里乡中心学校校长潘建东说,教育资源共享后,农村牧区学校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城乡、校际的差距不断缩小。现在,牧民们都放心地让孩子留在乡村学校就读。

  农村学校和城里的一个样,这种转变源于昌吉市不断增强的教育底气。

  2018年以来,昌吉市积极探索实施城乡学校组建“教育共同体”,提升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建立“教育共同体”后,昌吉市城乡中小学实行“轮岗”和“支教”两种交流制度,交流对象包括普通教师、中层管理干部和学校领导,交流期为一年,主要通过送课、挂职、跟岗学习等多种形式,推动农牧区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我们从优化教育布局、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到校际结对帮扶、提升教师素质、保障公平教育,走出了一条教育创新之路。”昌吉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龙南飞说。

  让潘建东等农牧区学校教职工高兴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昌吉市推出了网络共建共享教育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作用。共同体学校之间利用昌吉回族自治州教育资源管理云平台,通过优质课程资源网上共建共享、网上教研和教师培训等,实现中小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实时共享。

  此外,昌吉市“教育共同体”学校每年至少召开4次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问题,总结交流经验,为薄弱学校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龙南飞介绍,全市30所中小学在原有的10个城乡小学共同体和两个中学学区共同体基础上,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试点工作,建成了8个城乡中小学教育集团,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教育集团内教师资源、课堂教学、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教育科研、师生评价等方面共建共享,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整体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

[责任编辑: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