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奋斗的故事留在了硝尔买里村

2021年01月29日 09:31   来源:天山网

  天山网讯(记者刘一鸣报道)刘钢用四年时间历练出一颗坚强的“大心脏”,离别时却还是忍不住直抹眼泪。

  “那天,每个人对我说的每句话,我都记在心里了。”1月26日,离开村子已一周有余,回忆起当天离别的场景,自治区人民检察院驻拜城县赛里木镇硝尔买里村“访惠聚”工作队原队长、第一书记刘钢还是红了眼眶。

  石榴云客户端近日刊发了题为《第一书记驻村四年 离别时村民夹道送行》的视频新闻,报道发出后,网民纷纷点赞。26日,记者再次约访视频主人公——刘钢,听他讲述驻村四年那些难忘的故事。

  “凉”与“热”

  初入硝尔买里村时,刘钢走的正是前几日出村的那条路。

  “2017年1月31日,大年初四,我到了村里。”刘钢回忆道,偌大的村子里没有浓厚的过节氛围,走到工作队的办公地点,村干部正围坐在一张没了网的乒乓球桌旁,商讨村里的几件难事。房内的炉火散发着微弱的热力。

  谈起进村初感受,刘钢说,眼前的村子缺少生机与活力。

  “一开始,村民、村干部对我们是陌生的,改变他们,要看我们能不能干出点成绩来。”刘钢说,当时,对于检察工作经验丰富、却没有驻村经历的自己来说,当务之急是赶紧“补课”——他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精准了解每户村民的情况;尽快学会处理村中事务;学维吾尔语,与村民交流时拉近距离。

  驻村的前几个月,刘钢每天平均都要工作13个小时。时年47岁的他“啃”起了语言课本,自学维吾尔语。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刘钢摸索到了一些门道,心里也有了底气,“要说驻村心得,有一条让我受益四年,真诚,只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老百姓才会和你交心。”刘钢说。

  帮阿瓦娜姆家买呼吸机、帮祖丽皮亚木开饭馆、鼓励海丽且木外出务工……在硝尔买里村,村民家新建的羊圈都是刘钢亲自验收的。他坚信,只有真心才能换来真心。

刘钢在入户走访。(资料图片)

  不到一年时间,刘钢和队员、村干部们接到的电话越来越多,都是村民打来的;入户走访时,村民和他们说的话也越来越多;召开村民大会时,空座越来越少;国庆节村里挂起了红灯笼,还有了村民自己编排的节目;见面时,村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慢慢地,刘钢感觉到,硝尔买里村开始有了“热乎劲儿”。

  “失信”与“守信”

  驻村那年,刘钢的女儿上高二。按照计划,一年后他会回到乌鲁木齐,陪女儿备战高考,这是他对女儿的承诺。

  但刘钢失信了,女儿参加高考、填报志愿,直到去外地上大学,他都没在女儿身边。

  “2017年底,我们村还没脱贫。2018年又即将进入脱贫工作最重要的阶段。”刘钢说,2017年12月,他向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申请继续驻村。

  家人理解刘钢的选择。驻村四年间,刘钢的妻子每逢节假日都会去硝尔买里村看望他。女儿在新闻上看到关于脱贫攻坚、驻村工作的报道,也会转发给刘钢,为他加油。

  “她们为我能去驻村感到骄傲,我也为我的家人感到幸福。”刘钢说。

2018年,工作队与村“两委”有计划地扩大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图为刘钢为马铃薯代言。(资料图片)

  但失信于女儿的刘钢兑现了自己对硝尔买里村村民的承诺——脱贫,过上好日子。

  在摸索与实践中,刘钢为硝尔买里村量身定制了一系列脱贫措施,并逐件抓落实。

  2017年,为整合养殖资源,工作队召集村里的养殖大户成立养殖合作社,统一管理,规范养殖程序,村民解放了劳动力,收益也有了显著提升;

  2018年,工作队与村“两委”优化硝尔买里村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有计划地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村民从种植小麦、玉米时每亩收入700元提升到了2000元;

  2018年,工作队引进灯笼制作企业,建起300平方米的灯笼厂,村中不少妇女在这里有了生平第一份工作;

  2019年,工作队在村委会门前建起创业一条街,不少村民在这里实现了“创业梦”;

  此外,刘钢和工作队主动与用工企业、人社部门联系,及时掌握企业用工信息,为有外出务工意向的村民推荐合适岗位。

村子里建起了灯笼厂。(资料图片)

  硝尔买里村于2018年10月退出贫困村,于2019年9月实现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这期间,刘钢在带领村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同时,也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成为“商人”,招商引资、与企业洽谈找销路;第一次为土豆代言,在朋友圈里带货;第一次挽起裤腿下地,学习科学种植、养殖方法。

  “过程很辛苦,但结果令人兴奋。硝尔买里村的变化,我不但是见证者,更是践行者。”刘钢说。

  “钢”与“柔”

  刘钢眼神犀利,这是他从事了20多年检察工作练就的。但与村民、村干部相处的四年时间里,平时对工作要求极高的“钢”书记也有“柔情”的一面。

  硝尔买里村党支部书记热合曼 · 艾力是名“90后”。“他特别努力、认真,但因为年纪小,有些人不听他的。”刘钢说,为帮助年轻书记快速成长,一边对他提出了严格要求,另一边,刘钢默默地帮助热合曼树立威信。

  召开工作会议时,他会详细记录下每天热合曼给什么人安排了什么工作,到了下午,就挨个询问每个人的工作进度。时间久了,村干部都知道热合曼安排的工作必须好好干,要不然是会挨刘钢书记批评的。

  “我特别感谢刘书记,以前总觉得他对我要求太严格,后来才知道,只有自己能力强,大家才愿意听我的。”热合曼说,现在支部的工作思路清晰了,自己工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村民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

刘钢(右二)与村民合照。(资料图片)

  即便已经离开了村子,现在刘钢还能接到村民的电话或微信。有的是问候,有的是遇到了难题想听听建议。

  “我不会忘记硝尔买里,四年,这里留下了我们所有人奋斗、努力的点点滴滴。”刘钢说,“那里依旧是我的牵挂,是我期盼明天会更美好的故乡。”(图片由刘钢提供)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