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风雪夜让我记住你的名字

2021年02月07日 09:35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乌鲁木齐2月6日电 题:记者手记:风雪夜让我记住你的名字

  新华社记者张晓龙

  作为一名记者,以前,我总以为人们会牢牢记住一些人名,比如危难中伸手帮你的人,迷茫时为你引路的人。但最近一次采访却让我懂得,有些人曾那么重要,重要到关乎生死,但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不久前,我和同事到新疆塔城公路管理局额敏分局玛依塔斯防风雪抢险基地进行采访。基地守护的新疆省道201线玛依塔斯路段是著名风区,冬季常常出现“风吹雪”天气,严重时交通中断,车辆人员被困。

  采访时正好赶上一场10级大风,由于能见度极低,不少车辆冲下路基或深陷雪中。当基地救援电话响起,我们决定追随一位资深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由于这位救援人员驾驶的除雪机座舱狭小,我和同事只好坐进一辆皮卡车尾随其后。

  救援车队从基地出发已是晚上10点。狂风呼号,大风裹挟着密密麻麻的雪粒横冲直撞。关上皮卡车车门,车内如同4D影院,耳边风在嘶吼、雪在敲窗,屁股下的座椅连同整个车身不住地摇晃。

  驾驶皮卡车的师傅姓曹,上车后,我们没法和他细谈。窗外能见度几乎为零,曹师傅一边要紧跟前方开道的除雪机,避免让路面瞬间堆起来的雪梁子拦住去路,一边要透过结满冰碴的前挡风玻璃,艰难寻找道路两侧高高架起的视线诱导标,确保车辆在道路中间行驶,不至于滑下路基。

  几乎有一两个小时,不是皮卡车跟丢了除雪机,就是除雪机也找不到前方的路。等整个车队适应了路况,已是凌晨时分,时速终于上了两位数,达到10公里/小时。

  为把玻璃上的冰碴融化,车内暖气开到最大。我口干舌燥,正恨自己忘记带水,曹师傅告诉我们一个“典故”:有个风雪天困在路上的旅客因尿憋下车小解,为遮羞多走了几步,结果迷了方向再没回来。“渴着总比憋着强。”我这样安慰自己。

  不久,我们赶到一处报救援的面包车附近。面包车像涂了一层霜,仿佛已封冻在路边几个世纪。车里黑黢黢的,似乎没有乘客。步话机里,救援人员反复追问各路同事:“这台车的人救走了吗,车里还有没有人?”

  谁也给不出肯定答案,必须下车核实。曹师傅推开车门,狂风一把将他连人带门拉了出去,车门合页发出一声巨响,挂在驾驶座附近那张曹师傅全家合影被吹得上下翻飞。车外,强风夹杂的雪粒,粒粒分明地砸向人脸,如同针刺进皮肉般生疼。

  事实证明下车的选择正确无比。几分钟后,曹师傅把5名面包车上的旅客送上皮卡车。获救旅客中有两个年轻人、一对母子和一位老人。

  再回到车里,曹师傅浑身挂着冰霜。死里逃生的乘客惊魂未定一言不发,只有一个姑娘告诉我,他们在车里已等了五六个小时。又过了一阵,获救旅客才缓过神,打电话和家人报平安。

  窗外风雪丝毫不减,车子如一叶小舟游弋在云雾之间,令人头晕目眩。大约凌晨3点,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到达体力极限的我和获救旅客昏昏沉沉睡了过去。等我揉着眼睛醒来,曹师傅仍然两眼圆瞪,双手紧握方向盘,他已连续驾驶六七个小时。

  闷热、拥挤及车辆离合器散发出的焦煳味,给人带来抑制不住的呕吐感。早上6点,当曹师傅把车停在公路养护站时,所有人都迅速跳下车,奔向暖和的养护站工人宿舍和卫生间。

  曹师傅把我们和获救旅客交代给养护站同事后,在养护站休息了两个小时又出发救人去了。

  “曹师傅的名字是?”天亮后,我才后知后觉这一夜多么危险,而我还不知道曹师傅的全名,心里满是惭愧和遗憾。我想这份情绪肯定不是我独有的,或许获救的5位旅客也会在某个瞬间突然后悔,后悔没在那一夜多问一句曹师傅“你的名字?”

  经过查询,我们确认曹师傅叫曹玉亮。

[责任编辑: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