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10日 12:3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气势恢宏、振奋人心的《八路军军歌》里提到的“首战平型关”就是平型关大捷。
1937年9月2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平型关浴血奋战,取得了出师华北抗日战场后的首次大捷,同时也是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场大胜利。
近日,记者从山西大同市灵丘县城出发,往西南方向驱车约30公里,来到平型关大捷遗址保护区,怀着崇敬的心情追忆红色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庆祝我军的第一个胜利》石刻。
有八路军在,中国不会亡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叫嚣,扬言“一个月拿下山西,三个月灭亡全中国”,气焰十分嚣张。
灵丘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赵洪波告诉记者,更可气的是,国民党军队的不战自退,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但狂妄的侵略者想不到会有一支严阵以待的八路军队伍在等着他们。
1937年9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的部署,为配合第二战区国民党军队防守晋东北内长城要隘平型关,初上华北抗日前线的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乔沟一线伏击日军。其中,第六八六团担任主攻,负责乔沟段“斩腰”;第六八五团负责“拦头”和阻击跑池方向日军回援;第六八七团负责“断尾”并阻击灵丘方向的援敌。
上午7时许,山沟里传来马达声,日军进入伏击带。100余辆汽车载着日本兵和军用物资在前面开路,200多辆大车和骡马炮队随后跟进,最后压阵的是骑兵小队。一声“打”,埋伏的八路军战士们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时刻,步枪、机枪、手榴弹、迫击炮一齐向沟底公路上的日军猛烈开火,随后战士们又冲下公路将敌人分割包围,展开肉搏战。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
赵洪波认为,这一胜利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八路军首战大捷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确实具有战胜任何敌人的勇气和力量,使全国人民看到了民族希望所在。不仅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而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这一胜利在军事上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疯狂气焰,挫伤了敌人的锐气,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迟滞了敌人的进攻,也为开辟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历史从这里开始证明:有八路军在,中国不会亡!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展出的八路军战士庆祝胜利的石塑。
血与火的战斗,勇者无敌
在这场伏击战中,老爷庙高地争夺战异常惨烈。
被围困在乔沟西段的一股日军抢先占领了老爷庙高地,第六八六团三营奉命夺回阵地,敌我双方展开了空前惨烈的白刃战。敌人6架飞机前来助战,八路军缺少防空手段,最好的办法就是跟敌人扭成一团,让其难分敌我,力求减少伤亡。
时任第六八六团团长的李天佑曾回忆:“山沟里烟雾弥漫,杀声震耳。三营战士钻进烟雾里,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只见枪托飞舞,马刀闪光,吼杀声,爆炸声,搅成一团。”三营营长邓克明身负重伤,但仍然不下火线,大喊着:“跟我冲,誓死夺回老爷庙!”转眼间,冲上了老爷庙北侧制高点,边射击边向顽敌冲击。隐蔽在山坡上的九连战士们,冲锋号一响便扑向敌人。九连连长刘炳才高声喊道:“同志们,靠我们打近战、夜战的老传统,用刺刀、手榴弹和鬼子干!”在其他连队的火力掩护下,九连战士们冲上公路,将手榴弹掷向敌群。随着爆炸声,敌人军车上的物资碎片飞向空中,敌人成群地倒下。残余的敌人有的端着枪,有的挥舞着战刀,向我方扑来,双方展开了肉搏战。敌人一个个倒下去,九连也伤亡惨重,但战士们继续顽强与敌拼杀,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战士更加勇猛地冲上来。没有子弹就用刺刀,刺刀断了就用枪托,枪托断了就和敌人抱成一团扭打。有个战士牺牲后眼睛还睁着,死死地咬住了敌人的耳朵;还有个战士伤在腹部,肠子都流出来了,却双手紧握刺刀刺入敌人的胸膛……
正是这样一个个不怕牺牲的英雄战士,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带来沉重的打击。战斗到最后,九连全连只剩下十几人仍在坚持战斗。在第六八五团、第六八七团的配合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血战,终将老爷庙地区的400多名敌人全部歼灭。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文史研究部主任毛春桃告诉记者,虽然八路军占据地形优势打得敌人猝不及防,但这种地形优势仅仅体现在战斗初级阶段。随着战斗的深入,很多战斗转为肉搏战、白刃战,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意志。狭路相逢勇者胜,八路军之所以能够取得平型关大捷,靠的就是团结一心、勇赴国难的民族意识,不畏强敌、勇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和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牺牲精神。
平型关大捷主战场乔沟现况。
军民鱼水情深,是动力之源
八路军刚到灵丘的时候,当地老百姓很害怕,都躲到山里了。于是,八路军走到哪里,都耐心地安慰、安抚老百姓:“老乡,不要怕,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咱们穷人的队伍。”老百姓看到八路军战士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还帮忙担水、扫院、碾面,是真正的老百姓的军队。八路军的言行举止给当地群众留下了可亲可敬的印象,表明了爱护人民、团结一心、坚持抗战的决心,因此得到了当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对于灵丘老百姓在平型关大捷中的贡献,赵洪波告诉记者,灵丘老百姓为八路军当向导、送粮食、抬担架、清战场、送物资、献爱心,真正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人出人”的实际行动支持战斗。
听说八路军来了,老百姓立即将藏着的核桃、红枣、花生端出来,塞给战士们吃,并为他们腾房、烧水、做饭;见战士们吃饭没有菜,就将自家的菜拿出来;见战士们穿草鞋脚磨出了血,就脱下自己的鞋子让战士们穿。第一一五师卫生队住在冉庄村的时候,一位战士的鞋子不能穿了,房东老太太立刻将给儿子做的鞋送给这位战士。战士推让不肯接受,说:“我身无分文,无法报答您。”老太太说:“孩子,你穿上鞋不磨脚了,上战场多打几个鬼子就是对我最大的报答。”
赵洪波说,平型关大捷之后,八路军走到哪里,都会遇到踊跃劳军的群众。从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不难看出灵丘群众对八路军的感情有多深厚,这为后来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打下了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其背后的不竭动力之源就是群众路线,就是军民鱼水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