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父女”情

2021年02月22日 10:40   来源:兵团日报

  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努尔古力·居马汗(左二),去看望四师六十六团离休干部闫欣秋(左三)(资料图片)。 努尔古力·居马汗 提供

  兵团日报讯(记者王素凡报道)“爸,我回来了!”2月7日,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努尔古力·居马汗,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的蔬果,来到四师六十六团91岁离休干部闫欣秋家中,脱下外套,将提来的东西依次放进冰箱里。闫欣秋站在努尔古力·居马汗身边,笑眯眯地看着“女儿”忙这忙那。

  这对不同姓氏、不同血脉“父女”的相识缘于一次颁奖仪式。回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努尔古力·居马汗笑着说,“我和我的‘爸爸’,相识于偶然,结缘于必然。”

  2015年,在第三届“感动四师十大人物”颁奖仪式上,努尔古力·居马汗与六十六团老年志愿服务队群体同为表彰者。在上台接受表彰前,努尔古力·居马汗担心老人摔倒,顺势挽起了身边的老人,这位老人就是闫欣秋。正是这小小的善意之举,让她与闫欣秋从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分别之际,努尔古力·居马汗看着亲切的闫欣秋,心中一动,轻声问:“我可以喊你爸爸吗?”。闫欣秋听后,开心极了:“当然可以,有你这么乖巧的闺女我高兴都来不及呢。”

  第一天相识,第二天结对认亲,就这样,努尔古力·居马汗与闫欣秋成了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的一家人。

  5年多来,努尔古力·居马汗总是会抽时间“回家”,为闫欣秋做饭、打扫卫生,给闫欣秋捶捶背,陪着他去公园里散步,坐在一起聊聊天。努尔古力·居马汗喜欢听闫欣秋讲他年轻时候屯垦戍边的故事,她将闫欣秋讲述的故事一字一句铭刻在心,并作为讲课时的资料,让她的学生学习兵团精神,激励年轻人在新时代建功立业。

  2019年春节,闫欣秋的子女由于工作无法回家。不放心闫欣秋的努尔古力·居马汗决心要让“爸爸”过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努尔古力·居马汗来到闫欣秋家,搀扶着闫欣秋一起去市场采购年货,还一起写“福”字、贴春联,她尽力做着一个女儿能为父亲做的所有事情。

  春节放假7天,努尔古力·居马汗在闫欣秋家待了5天。“因为我‘女儿’的陪伴,2019年的春节是我过的最难忘的一个春节。”闫欣秋说。

  这对“父女”的感情为何能历久弥新?努尔古力·居马汗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在离休后的近30年里,闫欣秋坚持发挥自己的摄影优势,背着相机、骑着自行车,下连入户抓拍好人好事和民族团结典型进行宣传报道。这与从教20多年帮助了40多个家庭困难学生的努尔古力·居马汗,有着相同的使命感。

  结亲当天,努尔古力·居马汗与闫欣秋之间有个约定:看谁为促进民族团结办的实事多。

  5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对“父女”的成绩单也十分亮眼。

  这期间,努尔古力·居马汗深入18个团场100多个基层连队,给职工群众进行了154场民族团结教育宣讲和创业意识培训,同时利用寒暑假和周末参加了兵地民族团结共建活动,到社区、中小学校和地方单位开展了103场民族团结教育宣讲,累计近5万人参与。

  闫欣秋也不甘示弱。在团场拍摄了1000多张民族团结新闻图片,在各大报刊发表了100多篇稿件,还主动协助团场、连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制作宣传展板20余次。

  努尔古力·居马汗与闫欣秋“父女”之间的感情在兑现“约定”的过程中越来越深。“父女”二人同台宣讲民族团结的身影,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责任编辑:姜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