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点面线”结合实现外向型经济高增长

2021年02月24日 12:38   来源:新华社

  在2020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中,位居首位的苏州工业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夯实发展基本面,突破关键堵点,坚持产业链发展思维,着力构建双循环格局,以“点面线”结合方式实现了外向型经济的高增长发展。2020年,实现了实际利用外资翻番并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8%,占江苏省外贸总量的14.67%。

  持续优化升级营商环境

  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成为园区发展的重要基石。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增长100.6%,创历史新高。

  依托信息化建设提升服务效率,是园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集聚了9万余家企业和5万多家个体工商户,其中外资企业超5000家,在生物医药、半导体芯片、高端装备等国际尖端产业领域实力强劲。这一方面为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也倒逼着园区对标国际先进,持续优化外资外贸发展环境。

  去年以来,园区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平稳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惠企政策,打通跨部门、跨层级、多环节“堵点”,形成合力。同时园区梳理、归并、整合政府权力事项,建设“园区一网通办主题式服务指南系统”,帮助外资外贸企业精准享受各项政策。

  艾博生物公司财务经理刘珊珊介绍说,在一次增值税申报时,园区税务部门通过税收大数据发现该公司因扩大原材料采购增加了72万元的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随即联系该公司,帮助办理退税。“不到两个小时,72万元的进项留抵退税就审批通过了。”刘珊珊说。

  “透明、标准化的办事流程让企业缩减了不少沟通成本。”京隆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云伟说,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该公司正在计划扩产。

  创新联动  破解产业关键难题

  除了普惠性的简化流程、提高效率,苏州工业园区还针对尖端产业发展堵点问题,创新联动机制,突破难题。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防疫物资生产流通成为保供重点。飞利浦医疗(苏州)有限公司生产的CT设备,作为重要医疗器械获得大量订单。但疫情带来的物流难题阻碍企业生产,关键时刻,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简化关键部件的进口法检手续,有效提高企业产能。

  生物医药是国际竞争的前沿领域,不少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属于监管“无人区”。对此,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研发过程中的进口难题,使许多企业顺利完成药品研发,并完成了产品注册及上市。

  针对集成电路产品产值高,时效性强的特点,苏州工业园区与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共同探索,解决重点集成电路企业特殊通关需求,使货物从上海航班落地到送达工厂平均提速6小时左右。不久前,海关总署批准园区海关与浦东机场海关率先开展长三角一体化海关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一批不宜在口岸海关监管区实施进境查验的真空包装、防光包装、恒温存储等货物,可以通过“口岸外观查验+目的地综合处置”的联动模式,实施查验作业一体化。

  一系列举措实施落地后,园区打通堵点,让进出口更加顺畅。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累计进出口总值6527.64亿元,同比增长8.8%,增幅较全省高6.2个百分点,占江苏全省外贸总量的14.67%。其中,进口3483.36亿元,增长13.9%,创历史新高。

  畅通产业链  打造双循环格局

  疫情让各国各行业都增强了产业链安全意识,而如何从产业链完善角度畅通内外贸双循环格局,是目前园区需着力破解的难题之一。

  对此,苏州工业园区于2020年1月9日试点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并陆续推出了精简物流手续等12项优惠举措,使企业查验率降低80%,节约物流成本1000余万元。2020年,园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74.5亿元,同比增长5.7%,占园区货物出口比重的68.3%。

  除了改革“润滑”产业链上下游运行,苏州工业园区在打通双循环中的盲点、堵点方面持续发力。

  记者调研了解到,保税货物无法内销或者无法退运时,企业往往要耗时耗力进行处理,无论是存储在保税区还是从保税区取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税费。针对这一难题,园区于2020年底试点了全国首个“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业务,预计每年在不良品处理环节可节省超过300万元。

  苏州工业园区还注重挖掘产业链薄弱环节,加快政策赋能。不仅构建风险缓释体系,有效缓解外贸企业资金压力,还出台了支持自贸区加贸企业发展的若干举措,对加贸废料交易环节减免保证金。这一政策惠及280家外贸企业,最高可减免企业80%的保证金。

  在产业链政策的带动下,一批园区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发展,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完成进出口615.9亿元,同比增长28%。

  目前,园区正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争取与国际接轨的税收制度安排试点,发挥制造业集聚优势,促进新型国际贸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责任编辑: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