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8日 09:32 来源:新疆日报
在和田市伊力其综合农产品市场,农民在为待售的玫瑰花分级(摄于2020年5月15日)。记者周鹏摄
记者张治立 拍热扎提·阿不都
南疆变化有多大?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原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在接受采访时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南疆地区的变化,顶得上过去历史上所有的变化。以前,南疆一直是纯农业地区,现在有了现代工业。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很大。
展开饱含深情与温暖、写满团结与汗水的“南疆答卷”,看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南疆大地上结出的累累硕果;听到的是在最难啃的硬骨头面前,广大党员干部奏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铿锵旋律;感受到的是“久困于穷”的一批批脱贫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恩之情。
传统农区舞动工业“龙头”
南疆春来早,开工复工正当时。尚未被春色尽染的片片绿洲上,工厂里设备的旋转声、工地上机械的轰鸣声,迸发出最强劲的力量。
3月15日,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一个计划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阿克苏轻工五金城”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一期建成后,即可实现年交易额5亿元,解决就业1000余人。
以工业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无疑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5月,随着喀什兆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喀什地区第一部高端智能手机诞生。该公司副总经理陈盛金表示,为帮扶南疆地区更多的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助力深圳产业园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他们作出了将全国生产基地向南疆转移的发展战略部署。
走进墨玉县阿克萨拉依乡乌尊艾日克村,空气中弥漫着甜味。糖稀厂、糖果厂、饼干厂等扶贫工厂,筑起村里的“甜蜜产业”。
让乌尊艾日克村全村人甜到心里的是,自从2018年村里开始建起生产玛仁糖的厂子,年轻人开始有事干、有钱赚了。现在,村里已有16家工厂、28名个体工商户,年产值近1000万元,带动260多人就地就近就业。
自治区信访局驻乌尊艾日克村第一书记吾肉孜阿力·哈西哈尔巴依介绍,乌尊艾日克村人均只有半亩地,是一个深度贫困村。2017年,全村产业发展为“零”,村集体收入为“零”。要想脱贫,没有工业不行。
在南疆四地州,很多村庄和乌尊艾日克村一样,属于纯农业村。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推进,现代工业打破了这里传统农业格局,铺设出高效脱贫的增收路。一些贫困县形成了“县有产业园区、乡有扶贫车间、村有村办工厂、户有小作坊”的四级产业架构,解决上万人就业。
在皮山县数字经济产业园区,热情的主播带货忙;在深喀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新“生命”正在孕育……一种改变生活、改变面貌的强大动力,正在唤醒南疆,让这片古老的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借助国家产业政策和援疆政策,结合区情实际和本地优势,南疆四地州发展产业的信心十足。现代工业的“龙头”舞动起来后,单一的产业发展路径被打破,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为脱贫攻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真情帮扶凝聚攻坚合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疆时到过的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阿亚格曼干村,村民们感受到村子变化太快了,他们感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村里民生项目在增多,新兴产业在增多,增收门路在增多。
南疆四地州——喀什、和田、阿克苏地区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新疆在南疆四地州脱贫攻坚上出实招、用实功,从帕米尔高原到塔里木河畔,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和墨洛”绿洲到阿勒泰草原;从机关单位到基层乡村,从对口援疆省市指挥部到驻地部队,从社会组织到爱心企业……千千万万的“扶贫人”尽锐出战、迎难而上,集全社会之力,凝聚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磅礴力量。
2016年以来,援疆省市把援疆扶贫当作重要政治任务,积极推进产业、就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新的活力。援疆资金项目坚持向深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19个援疆省市不断加强对口支援力度,实施援疆项目1万余个。
山东省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把产业援疆作为助力受援地贫困群众脱贫的有效途径,面向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展常态化招商引资,促成山东如意、青岛即发、淄博齐华制衣等落户企业持续上项目,引进邹城国盛服装加工、金昇纺织、森马服饰、山东水发、东营蓝光电子等项目落地投产,仅邹城国盛服装加工项目就带动15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
老百姓的生活变化大
民之所需,政之所为。
在南疆,摆脱贫困的百姓生活好了、面貌新了、有精气神了。你看——
那一座座安居房洁净敞亮,院内生活、种植、养殖“三区”分离,房内水、电、暖齐全。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新疆全力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通过大力实施农村安居工程,解决南疆四地州58.49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安全问题。
那一个个扶贫车间生产火热,有了稳定收入的百姓憧憬着未来。自治区聚焦南疆深度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实施就业扶贫三年规划:2018年至2020年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22.7万人。
那一所所乡村小学修葺一新,明亮教室内,现代教学设备俱全;塑胶操场上,孩子们奔跑追逐。
走进策勒县策勒乡托帕艾日克村村民吐地尼亚孜·扎克尔家,院东头的新房已竣工,院南边养殖区里30多头牛吃着草料,初春的阳光把整个院落照得暖暖的,更温暖的是他的笑容,“以前,全家仅靠几亩薄地维持生活。2017年,在政府支持下,我用小额扶贫贷款买了4头小牛,第一年挣了近3万元。现在家里30多头牛,这些牛估计价值50万元左右。”
“以前因为孩子小出不去,现在好了,在村里当上了工人,还学到了技术。”阿克陶县巴仁乡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的一家电子科技公司员工约日古丽·图尔荪家道出了很多群众心中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南疆脱贫攻坚主战场,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发展庭院经济、发展乡村旅游及就近就地就业,实现了脱贫,生产生活、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来越红火,心情越来越舒畅,笑容越来越灿烂。
一条条“四好农村路”、一盏盏明亮路灯、一根根高速光纤,通村畅乡,点亮民心,铺就了各族群众通向幸福美好生活的道路。
漂亮的衣服穿起来,美丽的妆容扮起来,琅琅读书声响起来,外出务工动起来,亲戚之间走起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起来,欢乐歌舞跳起来。南疆变了,变在乡村的面貌上,变在人们的笑容里,变在各族群众的思想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