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9日 12:57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国能新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摄
在不少人印象中,新材料充满神秘,仿佛离生活很远。其实不然,一些材料就是用常见的煤炭等加工提炼,应用到生产生活中的。“从平凡中孕育不凡”,乌鲁木齐甘泉堡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王柯南的这句话,既道出了当地资源转化,原料到材料的嬗变,也浓缩了他们发展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的思路。
引育重点企业
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乌鲁木齐市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按照“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纵深发展模式,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铝基新材料和碳基新材料产业群。
兖矿新疆煤化工有限公司是碳基新材料重点企业,利用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生产甲醇、尿素,以及液氧、液氮和硫酸等副产品。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孙友文说,近年来公司产品产量稳步提高,“十三五”期间实现产值逾56亿元,年产量、利润分别增长56.5%和150%。计划今年启动建设6万吨三聚氰胺项目,进一步延伸产业链。
扶强龙头,壮大存量。依托国能新疆化工、兖矿新疆煤化工等企业重大项目和配套项目,甘泉堡经开区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努力培育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碳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王柯南说,在碳基、硅基和铝基新材料产业发展上,园区都有龙头企业带动,具备了舞动产业链条的基础。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甘泉堡经开区,虽然“龙头”高昂,但“龙身”还比较弱,产业链不够紧密和协调。下一步,甘泉堡经开区将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按照“重点企业(项目)—培引企业(项目)”模式,培育和引进一批配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典型企业。
在此基础上,依托新特能源等企业重大项目和配套项目打造“硅谷”;依托新疆众和等企业重大项目和配套项目,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打造成世界铝基新材料研发、生产、出口基地,形成产业特色明显、专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
放大基础优势
甘泉堡经开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93平方公里,目前利用50多平方公里,企业、项目承载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只是基础优势,还要通过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等,进一步放大这种优势。”王柯南说。
除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入手,甘泉堡经开区还千方百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去年,增量配电改革试点项目获批,开发区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配电基础设施投资,提升配电网建设和运营效率,通过市场化竞争方式为企业用户提供“低价高质”服务,打造用电价格洼地。
为提高原料、产品运输能力,降低整体运输成本,甘泉堡经开区将依托新疆新特能源物流有限公司,建设道路运输网络货运平台。公司副总经理任旭升说,将投资10亿元发展智慧物流,通过整合园区货运资源,实现信息精准配置、智慧调度,更好实现货畅其流。
通过培育发展沃土,一批材料产业项目相继进驻。立足于园区碳基新材料产业链优势,新疆隆炬新材料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0亿元,建设年产5万吨碳纤维碳化项目,形成生产经营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碳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的新材料基地。
今年年初,新疆新展信铝业科技有限公司看中甘泉堡经开区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开发区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发展优势,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装配式幕墙产业园。“我们将打造集铝质材料检测检验、金属幕墙技术研发、铝型材生产加工、幕墙装配式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产业园。”公司总经理郑仰春说。
“避重就轻”转换动能
“纯度从99.95%至99.9995%!”在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数据引人关注。作为一家先进结构材料龙头企业,其高纯铝及合金产品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新疆众和将聚焦轻量化用铝合金制品、高强韧结构材料等系列产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目前,在产品轻量化领域,新疆众和生产的高性能铝合金产品强度高、纯净度高,在汽车轮毂、汽车发动机缸体、高端手机外壳、5G基站屏蔽线缆及轨道交通中广泛使用。铝合金轻量化项目一期已建成达产,二期正在规划中,产品可替代进口高端铝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领域。
记者采访发现,“避重就轻”是许多材料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词,成为加速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比如,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光伏、风电、电力电子、能源互联网等领域,不仅具备8万吨高纯晶体硅研制能力,还向下游迈出轻盈步伐,提供清洁能源项目开发、投(融)资、设计、建设、调试、运维整体解决方案。
轻量化还体现在“减排”上。去年,甘泉堡经开区实施“一厂一策”治污,推进工业窑炉治理,完成新特能源氯硅烷与氢气回收、新疆众和18万吨电解铝槽脱硫系统和废水硝酸回收改造、神华活性炭尾气处理装置升级改造、阜丰生物脱硫塔改造、兖矿污水处理站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全年减排二氧化硫3700吨、氮氧化物70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乔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