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南疆石窟调查“历险”记

2021年04月02日 09:3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赵梅

  攀爬在陡峭的山崖上,蹒跚在崎岖的河床中……为配合国家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新疆130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南疆片区调查组,先后奔赴阿克苏、和田、喀什等5个地州,行程近万公里,开展新疆石窟寺专项调查活动。

  队员们不仅要调查石窟的保存现状、病害类型、分布及成因等,还要通过定位坐标、拍摄和三维立体扫描等手段,全面准确采集每一座石窟的数据。新疆石窟大多分布在人迹罕至的荒山或河床,此次工作任务重、强度高,又正值寒冬,调查难度极大。队员们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南疆片区37处石窟寺和摩崖造像的田野信息采集工作,并于近日完成了上述石窟调查报告的初稿。

  车辆“趴窝”在河床

  对于工作一年的队员古丽扎尔·吐尔逊来说,此次专项调查最大的感触就是冷和艰险,“即使穿上最厚的衣服,下车没多久,还是会被冻个透心凉。”她说,很多石窟所处地方崎岖,又没有上去的路,“只能让走在前面的队员用铁锹‘开路’,挖出一个个脚踩的地方,然后大家再手脚并用地跟着向上攀爬。”

  队员王建军对调查的第一处石窟记忆犹新,“库车市博斯坦托格拉克石窟距离市区上百公里,我们一早就出发,想在天黑前赶回来。”由于石窟位于河滩一侧,车辆历经两个多小时来到这里,没想到却在河床中寻找路线时“趴窝”了。

  “河床里的石头很滑,石头下面是泥泞的沙土,车子很快陷在了冰冷的河里。”王建军说,大伙儿本来想借用别的车辆将它拽出来,但试了几次牵引力不够,“我们只好分头去附近找木头,垫在车轮下,所有人下车一起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车从河中推了出来。”此时,大家已精疲力尽,浑身冰冷。

  在河边附近点了一堆柴火,队员们烤了烤湿透的鞋袜和衣服,又抓紧时间采集石窟群的信息。“那天虽然很累,但看到一座洞窟后室残存有壁画时,大家觉得值了。”王建军说。

  上山像爬滑滑梯

  在阿克苏地区调查最后一处石窟——乌什县沙依拉木石窟时,车辆不仅陷入河道,一名队员还险些滑下断崖。

  沙依拉木石窟开凿于两晋时期,约在唐代逐渐废弃,现存洞窟14个,均为禅窟。该石窟具有典型的龟兹禅窟建筑特征,与附近地面佛寺连为一体,成为丝绸之路龟兹佛教艺术繁盛的见证。

  古丽扎尔告诉记者,由于石窟位于河床附近的一座山上,山上覆盖了一层积雪,上山就像爬滑滑梯,极其难走。“我在下山途中捡相机盖的时候,脚底没站稳,一下滑下去几米,幸好脚被一堆干草绊住了,赶紧用手扒住地面。”她说,两位同行连忙把铁锹递到她身边,“我用力抓住铁锹才爬了上去,回头一看,发现再往下就是深沟,好险!”

  “在给沙依拉木石窟进行航拍时,无人机因为天气太冷不受控制坠入山崖。那座山极高且陡峭,大家在山里搜索了近3个小时无果,只好在天黑时收工。”王建军说,返程途中,由于河道里水势渐涨,车辆又陷入河床。队员们合力把车拖出来后,因为不敢再给车增加配重,决定徒步走出河床,“等所有人回到住处后,已是深夜。全天只吃了一顿早饭,但谁也没有喊饿。”

  在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的七个星石窟进行调查时,由于天气冷,户外调查时间偏长,很多队员的手被冻得几近僵硬。

  七个星石窟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它见证了佛教文化东传和西渐的历史过程,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佛教遗址。石窟内出土的吐火罗语文书等文物,对于研究西域社会发展史、佛教史、戏剧史等具有重要价值。

  这座石窟的寺院遗址区规模较大,建筑保存得也较完好,里面还保留有部分造像。

  七个星石窟因为原始资料较少,因此调查工作相比其他石窟难度大,需要记录和拍摄的资料也较多。刚开始时,大家进度还比较快,但随着户外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大家身体早已冻透,即使戴着手套,手也开始不听使唤。“那天气温有零下20摄氏度左右,调查持续几个小时后,我们的手就冻僵了,根本没办法记录或是操纵仪器了。”队员沙娜说,即便如此,没有一个人抱怨或懈怠,直到所有的任务全部完成才撤离。

  攀爬数十米绳梯

  在脱库孜吾拉石窟进行调查时,王建军的感触是惊心动魄。

  这座石窟位于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塔古提村附近的一处断崖上。“从山下到山顶,高达40余米,石窟开凿在断崖半山腰,山下是一条很宽的河,虽然有当地政府协调帮助,当地消防队员给我们搭好了绳梯,大家还是有些恐高和胆怯。”王建军说,调查组负责人只好让体力好且能测量、拍照和进行三维立体扫描的小伙子上绳梯。

  “绳梯看着像一般梯子,但真正攀爬起来很困难,左右摇摆,需要很强的臂力和体力,加上我们都背着沉重的设备,爬到一半的时候,小臂就麻了,停下来休息了好一会儿,才一鼓作气,继续往上攀爬。”王建军说。

  那天工作结束,山下队员特意生了一堆火,“一方面为了让上去的队员取暖,另一方面,特别想听他们说一说石窟里的见闻。”古丽扎尔说,听说石窟里的壁画非常精美、洞窟形制很特别时,山下队员心里除了羡慕,还有满满的收获和喜悦。

  继续阅读

  新疆石窟寺遗址类型丰富、分布广泛、规模宏大。

  为配合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新疆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开展了新疆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涉及全疆10个地(州、市)。调查组通过对全疆境内已登记和新发现的1911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和大遗址中存在的石窟(洞窟)和摩崖雕刻等的基本情况、保存状况、主要风险、保护管理及安全防范情况等加以详细调查,编制形成《新疆石窟寺保护状况调查工作报告》《新疆石窟寺安全防范情况报告》等成果。

  根据此次专项调查统计,目前,新疆现存石窟寺遗址59处,摩崖造像3处,调查总面积3696.55万平方米,其中,克孜尔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