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好多病在乡里也能治好啦”

2021年04月08日 09:1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苏璐萍

  4月6日上午,拜城县大桥乡卫生院里,阑尾切除后的吐尔逊·麦麦提来到卫生院复查。“这要在以前,急性阑尾炎得送县医院治,现在乡卫生院就能手术,省时省力又省钱。”吐尔逊感慨,卫生院只能“清创缝合”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得益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带来的红利,拜城县30万常住人口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机构服务,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

  “以科包院”能力提升

  6日10时许,拜城县大桥乡卫生院门诊楼,下沉专家带着全科医生耐心地接待患者;中医馆,一排12间病房满是患者,推拿、牵引、康复、针灸、泡脚;医生、护士忙个不停;住院部里,拜城县中医医院专家带着医护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查房……

  2018年,大桥乡卫生院完成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细化科室,设置手术室和中医馆。2019年,拜城县建立医共体牵头县医院“科室包院”制度,重点对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医技、检验等进行精准帮扶。

  考虑到当地群众中医理疗需求,大桥乡卫生院交由拜城县中医医院托管。在该院中医科6名中级职称以上医生、护士全日制坐诊、巡回指导、就地培训下,大桥乡卫生院全科医生们的技术和服务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很多病不仅能治了,还可以独立开展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卵巢囊肿切除术、体表肿物切除术等十几种手术。

  为切实缓解“看病远”问题,拜城县各医共体单位成立了专家流动手术团队,根据患者需求,随时下乡开展手术。同时,通过远程医疗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病理等,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医疗服务。

  1月至2月,拜城县开展远程会诊108例,较2020年同期增长20.4%;远程心电409例,较2020年同期增长88.4%。“花卫生院级别的钱享受县级医疗服务,好多病在乡里也能治好啦。”患者怕提古丽·亚森说。

  分级诊疗 留住人心

  4月7日11时许,拜城县赛里木镇卫生院,参与全民健康体检的乌希买里斯村村民依米尔·依不拉依木再次向治愈其重症肺炎的医护人员道谢。

  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离心机、远程心电会诊系统、口腔科综合治疗机、多功能除颤仪……看着眼前的一切,依米尔感慨,卫生院“鸟枪换炮”了。

  2019年,拜城县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诊断。为真正发挥县乡诊疗优势,拜城县制定了以县乡村分级诊疗病种、常见病出入院、双向转诊标准和转诊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分级诊疗”制度,从“单体作战”变“集团作战”。依米尔成为基层首诊的受益人,通过远程会诊,在卫生院医护的努力下,他的病在乡里就治愈了。

  不仅如此,先诊疗后付费、比县级医疗机构还高的报销比例让依米尔就医毫无压力。“这次住院总共花了1505元,医保报销后自己只花了235.45元。”依米尔说。

  通过分级诊疗,1月至2月,拜城县二级医疗机构向乡镇卫生院下转人次1830人,较2020年同期增长41.3%,2020年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1.4%。

  机制激励 队伍稳定

  4月6日早晨一上班,拜城县大桥乡卫生院中医馆负责人阿斯古丽·托乎提便巡起了诊疗室,发现医生、护士有技法不到位的情况,及时纠正。比起两年前,阿斯古丽要自信得多,也从容得多。

  起初,受限于技术水平,大桥乡卫生院中医馆只开展了三四个项目。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2019年,拜城县中医医院开始对托管的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进行培训,阿斯古丽成为跟班学员之一。一年零四个月,从中医妇科治疗、中药热敷治疗到设备器械治疗等,学成归来的阿斯古丽有了当中医馆负责人的底气,带着科里的医护不断探索,中医馆的治疗项目也增加到了22项。

  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拜城县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力度,不断提高其积极性。

  “我以前只有基本工资,一个月拿到手里3500多元,干多干少都一样。”自从拜城县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开始绩效考核以来,赛里木镇卫生院全科医生阿米娜就有了动力:诊疗的病人越多,拿的绩效越多;职称越高工资越高……不知不觉间,认真规范书写病历成了阿米娜的习惯;每天抽出固定时间学习也成为生活的一部分。2020年,阿米娜从助理医师晋升为执业医师,工资翻了一番。

  盘活基层卫生机构现有编制,实行现有村医优先招聘,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村医全部缴纳“五险”。2018年至2020年,拜城县在岗医务人员年薪平均提高12%,队伍稳定,干劲十足。“我会继续提升自己,服务好更多患者。”阿米娜说。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