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9日 09:2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方面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开发适老化技术和产品,培育智慧养老等新业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很多老年人“养儿防老”等依靠子女养老的传统思维渐渐淡化,消费理念也从曾经的“舍不得”变为主动花钱买时尚、买健康。保养健身、文化旅游、餐饮美食、网络购物……处处可见老年人的身影,“银发经济”已悄然升温。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以预见,一旦养老服务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我国未来几十年不断增长的老年服务需要,有效应对老龄化挑战,而且能够有效扩大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大量工作岗位。
然而眼下,养老产业需求虽然旺盛,但却存在供给不足的现象。当“老”产业迎来“新”风口,如何迎合新时期老年人更加注重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抢抓“银发经济”的发展契机,成为政府和不少企业、商家的关注点和发力点。
聚焦“银发经济”,变“夕阳”为“朝阳”,近几年,新疆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围绕建设“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截至去年底,新疆已支持96个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做成一个产业,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缺一不可。在政府“保基本、兜底线”的基础上,发挥市场活力,鼓励民资进入养老服务业,推动社会力量成为发展产业的“主角”,形成政府和社会力量双轮驱动的局面,理应成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势”。
在天山南北,可以欣喜地看到,“银发经济”的需求逐渐扩大,在各地政府的持续引导下,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被激发,越来越多针对老年人的服务开始出现,如昌吉厚德康养家园和昌吉市董景福乐护养院“医养结合”建设项目的投入使用,以及各地开办的老年大学、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兴趣培训班等。
产业大潮已经来临,但就目前而言,养老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型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是放眼世界还是纵观历史都无可借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和产业参与者在养老地产、医疗机构、社区养老看护、家政服务等领域探索符合国情以及区情的养老新模式。让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商业模式能够更多一些,让他们有更多选择,确保老年人过上有品质、有尊严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