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我来见证】现在村里人人有事干

2021年04月12日 10:1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讲述人: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驻莎车县米夏镇亚尕其拉村原第一书记 杨虎

  记录:王新红

  离开村里的前两天,阿不来提·阿纳依提到村委会找我,说他要到喀什市去干活了,让我放心回乌鲁木齐,以后,有什么事就给他打电话。

  我伸出胳膊和阿不来提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叮嘱他:“出去干活一定要注意安全。现在天气还有些凉,记得带件厚衣服。”

  阿不来提说让我放心,现在他有媳妇呢!衣服的事情,有人操心。

  2018年初,我到亚尕其拉村任第一书记时,阿不来提家还是贫困户。他家中只有父子俩,父亲身体不好,家中大部分收入都用来给父亲看病了。30多岁了,阿不来提还是单身,精神很颓废,给他说什么都没太大反应,衣服也总是穿得不合时宜。

  多次入户走访后,我了解到阿不来提有一定的装修技术。于是,我一边着手帮阿不来提组建小型装修队,一边帮他在村里和周边村找活干。慢慢地,他的家庭收入有了提高。

  收入提高后,阿不来提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整个人变得乐观、积极、向上。2018年底,他主动找到村委会要求不再享受低保户政策。

  2019年,阿不来提收入6万元,娶上了媳妇。今年,他又买了一辆小汽车,他本人还被村里推荐为脱贫致富典型。

  现在,阿不来提经常给别人讲,是精准扶贫政策帮了他。第一书记到村里来之前,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脱贫,更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娶上媳妇,开上小汽车。

  亚尕其拉村属于典型的城郊村,人多地少,且林地占比高,要想脱贫,就业是重中之重。

  刚到村里时,我看着村里人口袋空空还整天闲逛,急得上了火。一连多日,我吃完早饭就出门,晚上天黑了才回到村委会。最终,根据掌握的情况,我和村“两委”一起为村里确定了“盯就业、抓一产、补短板”的工作思路。

  走访中,我发现贫困户拜合提妮萨·肉孜患有轻度高血压,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就为她协调了一份在离家不远的停车场当收费管理员的工作。有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和固定的收入,拜合提妮萨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

  记得我到贫困户依明尼亚孜·麦麦提家走访时,他正喝醉酒打骂腿部有残疾的妻子。他的妻子告诉我,家里只要有一点钱,就被依明尼亚孜拿去喝酒了。我当即对依明尼亚孜进行了批评教育。

  可过了没几天,依明尼亚孜的妻子又因他醉酒打她,哭着找到了我。

  人闲就容易生事。经过琢磨,我想到推荐依明尼亚孜外出务工。2018年下半年,在依明尼亚孜的要求下,依明尼亚孜和村里的部分富余劳动力一起到吐鲁番纺织工业园区就业,每月包吃包住,月工资2000多元。

  今年春节,依明尼亚孜休假回家探亲,专程到村委会,对我表达了谢意。他说:“谢谢你帮助了我,挽救了我的家庭。”

  因诸多原因,村民阿不都卡迪尔·阿皮孜家庭收入偏低,被列为2019年的边缘户。我和村干部想方设法帮他买了一辆电瓶车,在村子附近的市场运送货物,每天收入都在200元左右。他的妻子也被安排到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上班。目前,阿不都卡迪尔一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

  如今,走进米夏镇亚尕其拉村,白天基本上见不到闲人。

  看到村民们因就业鼓起的腰包、露出的笑脸、显出的自信,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村里人人有事干,我也就心安了。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