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一线探疆棉·见闻】检验数据引导棉农种出好棉花

2021年04月14日 09:1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4月10日,柯坪县启浪乡巴合恰村3700余亩棉花开播。带着县农业部门推荐的良种,揣着从邻近团场学来的经验,村民库尔班·沙依木来到他承包的150亩棉田,给自己定下目标:今年亩产再增加30公斤。

  库尔班种棉花已有十多年,巴合恰村地处偏远,且有风沙和冰雹天气,棉花收益一度不佳。这几年,村里通过种植防风林、设置冰雹监测点、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措施,改变了棉花“靠天收”的历史,棉花产量和品质逐年提高。

  “怎样从棉花种植方面拓展增收空间,政府给我们提供了周到的服务,我们村的棉花2019年比2018年增产10%,2020年比2019年增产20%。”巴合恰村党支部书记米曼江·阿依甫说。

  放眼整个阿克苏地区,棉花生产的“加减法”得到了充分演绎。中国棉花仪器化公证检验阿克苏试验室承担着阿克苏地区棉花的公检任务。4月10日,记者来到这里时,看到阿克苏地区棉花公检已接近尾声。该试验室主任刘宇介绍,从去年棉花丰收至今,试验室已检验皮棉104万吨,高于历年来同期水平。

  阿克苏地区农业部门的数字显示:2018年,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近792万亩,2019年调减为750万亩,2020年保持750万亩左右,2021年调减为710万亩。

  “产量在增加,质量也在提升。和前些年相比,阿克苏棉花棉纤维的长度、细度、强度、成熟度趋于均匀,异形纤维明显减少。总之,棉花的各项指标不断向好。”刘宇说。

  库尔班等棉农把采收的籽棉卖到附近轧花厂后,不再关注棉花去向,但他们明显感到,棉农和市场被一条纽带紧紧地连在一起: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棉花,他们就种植什么样的棉花。

  纽带的建立要先从棉检环节说起:每年9月底棉花开秤收购,阿克苏地区的7个棉花储备库开始忙起来,公检人员现场对皮棉取样检验。最终,一串串检验数据不仅给棉纺企业提供了准确的商品信息,也给农业、发展改革等部门提供了调整种植结构和质量补贴的政策依据,给育种、棉花加工企业提供了下一步的生产方向。

  “数据分析是基础工作,我们根据棉花检验结果,分析总结出品质好的棉花使用什么品种、用什么机械设备,在田管中什么时候浇水施肥、怎样防治病虫害,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对棉花品种和种植方式有哪些不同要求,从而更好地引导棉农种出更高质量的棉花。”阿克苏地委农办信息中心主任刘志飞说。

  翔实的棉花检验数据,让阿克苏地区农业等相关部门不断地“回头看”,找问题、攒经验。棉花品种不再混杂,土地平整、高效节水项目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阿克苏百万吨高质量棉产业答卷的书写,得益于各方合力。2020年,阿克苏地区新增140个棉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北疆棉产区和兵团棉产区一些“土专家”“田秀才”,也参与到阿克苏地区的棉业生产中,他们和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共同播下新疆棉的新希望。

[责任编辑: 迪木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