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时评】持之以恒办好“种子工程”大事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谈⑩

2021年04月18日 10:4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张蓓

  据近日《新疆日报》报道,针对种业企业研发周期长的特点,新疆银行业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有效缓解了贷款期限与产品研发周期不匹配的问题,以一种“拖不得”也“急不得”的科学态度为我区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支撑。

  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关键,是农业生产的“芯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旨在确保种源安全,解决农业发展中“卡脖子”的问题。而近日发布的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构建现代种业发展体系,把现代种业打造成为新疆又一重要产业。无论是放眼国家战略大局,还是聚焦于我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育种制种都是一件必须办好的急事、难事、大事。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小小一颗种子,饱含着生命的奥秘,承载着收获的希望,但现代农业中种子的选育并非看上去那样简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科技创新没有捷径。既然是搞科研,就必须遵循科学规律;要想办好育种制种这件急事、难事、大事,就得拿出科学的态度,面对种业发展中科研攻关所需要的大量时间、精力、财力,要有“急不得”的心态。以棉花为例,选育一个新品种,最快也需要七八年时间,这还是在冬季将种子拿去海南育种基地培育,节约了时间成本的前提下,而“十年求一种”更是常态。由此可见,种业科技攻关不仅需要资金的长期支撑,更需要体制机制的长效保障,不能急于求成,更不可半途而废。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选种育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定力和毅力,这样,培育出的高质量种子才既能提高生产效益,也能符合市场需求。以2019年刷新全区冬小麦单产纪录的新冬60号为例,这个品种不仅早熟高产,还非常适宜南疆地区小麦主产区气候环境条件,而追溯它的起源,则要回到1999年,该品种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疆九丰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选育。二十年后方一鸣惊人,并迅速成为南疆地区小麦产业的新星,这粒种子“发芽”的过程是如此漫长,但丰厚的收获足以证明所有付出和等待都是值得的。

  当一颗种子已破土发芽,我们需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但培育和灌溉它却是不可拖延等待的急事。在种业转型升级的攻坚道路上,我们要有只争朝夕的斗志,也要有持之以恒的定力,为希望的田野播种更多更好的金种子。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