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在戈壁滩上不断壮大,服务边疆建设 用“兵团精神”育新时代戍边人

2021年05月06日 10:41   来源:中国教育报

1960年,石河子农学院学生参加建校劳动。(学校供图)

  ■红色记忆 党史中的校史

  “1949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诞生。”日前,在石河子大学校史馆里,该校党委副书记柴真指着一张黑白照片自豪地对记者说,“建校以来,我们秉承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用‘兵团精神’育新时代戍边人,努力为祖国边疆建设培养人才。”

  1949年9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师生600余人,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开学典礼。学校筹备建立在甘肃天水,正式成立于兰州,最后扎根在新疆石河子市。一路走来,遇到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

  “当时石河子还是戈壁滩,学校师生员工不畏艰难困苦,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住地窝子,啃窝窝头,爬冰卧雪,硬是在戈壁滩上让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柴真说,“石河子是先有这所学校,后有城市的。”

  只要有需要,兵团人都会付出全部努力去做。新疆建设需要农业人才,屯垦戍边需要农业技术人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的前身——兵团农学院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随后,根据屯垦戍边和新疆发展需要,又相继成立了兵团教育学院、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兵团高等教育欣欣向荣。

  1996年9月,石河子医学院、石河子农学院、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一所综合性大学——石河子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卫生学校诞生5年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驻疆生产部队就地转业成为农场职工,担负起屯垦戍边使命。石河子大学也由此开启了服务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的旅程。

  “2008年石河子大学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标志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柴真说。

  2017年石河子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18年入选部省合建高校。石河子大学在始创之日就肩负国家重托,以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为自己的历史使命。

  一路走来,石河子大学人用自己的行动和家国情怀,和兵团人一道用热血和汗水创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并始终将“兵团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接续传承,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柴真告诉记者,石河子大学以“胡杨精神”“兵团精神”育人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使命,充分将独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组织学生参观属地政府军垦第一连、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初识兵团;紧紧围绕区域特色,常态化开展“与信仰对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寻访沙海老兵”“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等活动,引导学生认知兵团;组织百余支实践团队赴兵团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千余名师生走进兵团各农牧团场,引导学生感受兵团;开展线上基层就业服务月主题活动,宣传兵团拴心留人政策,讲好基层就业典型事迹,用“胡杨精神”“兵团精神”感召青年学子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在党史学习活动中,石河子大学打造了一条党史学习经典体验线路——从石河子大学北区大会堂南侧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展出发,移步至石河子大学校史馆,最后到首任校长潘世征将军水墨连环画作品展。这条体验线路内容丰富、连缀一体,成为学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源和生动教材。

  “我来到这里,虽然有很多机缘巧合,但归根到底还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感召和影响了我。”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锋说,“当年的仁人志士,在荒凉的戈壁滩建起一所大学,建起一座城市,这是多么伟大!”

  2020年,石河子大学毕业生共7015人,已就业毕业生中54.94%选择扎根新疆,他们将“兵团精神”在新时代延续。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06日第1版 版名:要闻

  作者:本报记者 蒋夫尔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