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新疆】高速通到家门口 小康迈上快车道

2021年05月09日 09:3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治立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沿着高速看新疆”天山网-新疆日报全媒体报道团队,从吐和高速(G3012)起点出发,穿火洲、越天山,过焉耆、经梨城,跨林海、入大漠,一直到达沙漠腹地的阿拉尔市,报道团队的每一名成员真切看到:党和国家把高速公路修到了新疆各族群众的家门口,把小康路铺到了新疆人的心坎上。

  时空缩短 提升幸福指数

  交通的时空距离,与人们的幸福指数成正比。对此观点,年过六旬的阿布来提·玉努斯与三十岁出头的吾斯曼·阿不拉讨论过多次。

  他俩都是吐鲁番市高昌区葡萄镇农民,如果不是有几条高速公路通达吐鲁番,他们不可能将大量的鲜食葡萄卖到内地,也不可能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立当年就创收40余万元。

  “高速公路通到家门口,乡村公路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通到了田间地头。我们不在一个村住,要是路不好走,说不定现在我们还不认识呢!”吐鲁番市惠民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吾斯曼说。

  阿布来提给吾斯曼讲过,年轻时出门简直一路辛苦。那时坐班车去乌鲁木齐,没有大风天气也得走上一天;用毛驴车往4公里外的晾房运送葡萄,三分之一的葡萄都颠碎了。

  吾斯曼谈起自己这几年驾车去北疆学习,去南疆招工,去内地考察市场,他感到生活在现代化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的时代,真是太幸福了。

  乃孜·买买提在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霍拉山村生活了40多年,10年前,他赶毛驴车沿盘山小道到镇巴扎买生活用品,来回需要3天,现在开车去库尔勒买东西,来回半天就够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南疆购买小轿车的农户越来越多,农村汽车销售市场十分火爆。通过驾车出行农民脸上洋溢的自信和笑容,可以看出他们的幸福指数在不断攀升。

  “输血”“造血” 激发动力活力

  高质量发展中,高速公路的大动脉在“输血”的同时,也发挥着强劲的“造血”功能。

  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离吐和高速约50公里,但“交通+”的优势在这个村展现得淋漓尽致。村里人走出去学习先进种植养殖技术,购买车辆跑货运或出租,销售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经营农家乐吸引外地游客,都将村子的发展与现代化交通路网联结到了一起。

  到过达西村的不少干部群众感慨,达西村村民眼界开阔、脑子灵活,这从便捷路网的利用上可见一斑。“乌尉高速公路现在还未开通,很多村民已开始发展新兴产业。特色养殖、培育树苗、农机服务、电商服务、餐饮服务等产业在达西村应运而生,一部分农户把土地流转了出去,转向二三产业。”尉犁县委组织部驻达西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周云强说。

  一条高速引流,助力一城腾飞。

  在焉耆工业园区,先进的葡萄酿酒、番茄和辣椒加工、石材加工等工业设备沿着高速公路运来,加工出来的产品沿着高速公路运出,并形成一个个叫得响的品牌。一个个产业壮大的同时,投资商、务工人员沿高速公路从四面八方而来。

  阿克苏地区柯柯牙绿化工程,以及近年来实施的阿克苏河流域、渭干河流域等百万亩生态治理工程,还有各县市公园游园建设、景观带改造工程,树种得越来越多,景色越来越美,离不开高速公路发挥的作用。

  路网通达 聚人气促发展

  即使再偏远的地方,只要上了高速公路,就有通达万里的感觉。

  塔里木大学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畔,是在戈壁荒原上建起的“沙漠学府”。62年来共培养73908名毕业生,其中,85%留在新疆,62.5%扎根南疆。

  “现在交通条件太好了,我们班的学生来自疆内外很多地方,大家没觉得南疆偏远。这个暑假,我还和几名同学相约到各自的家乡玩耍。”塔里木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大二学生热汗古丽·艾海提说。

  依托便捷的路网,塔里木大学成了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高地,师生们成了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最近,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高庆华、副教授焦海宏各自带学生到喀什、和田等地开展科技服务,高速公路为他们高效工作提供了应有的保障和支撑。

  进入5月,吐鲁番市的葡萄沟、火焰山、库木塔格沙漠等景区人气渐增,可以听到操着不同地方口音的游客,挂有不同区域车牌的车辆,高速公路助推了当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

  吐鲁番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宣传推广科负责人马丽英介绍,高速公路让越来越多的旅游团队和自驾车队,上午在乌鲁木齐看雪,中午在吐鲁番绿意盎然的葡萄架下欣赏歌舞,傍晚在库木塔格沙漠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美景。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