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点】“90后”文物修复师余腾飞:修复文书感觉像“恋爱”

2021年05月10日 09:4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张海峰

  4月25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师余腾飞和往常一样,换上白大褂后走进工作室。

  这位“90后”男生有着和年纪不相符的平和笃定。他本科读生物专业,研究生跨学科读了西北大学文保专业,“保护文物要先解决生物病害,本科的知识都能用上。”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保部主任尚玉平介绍:“以前,我们一直和南京博物院合作,进行文书修复。近几年,新疆出土的文书越来越多,我们决定补上这块短板。”

  余腾飞就是这时候来的。2017年硕士研究生刚毕业,他就赶上了“大活”。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出土了1000多件(组)文物,其中纸质文书就有700多件。这是实证唐王朝对西域有效管辖治理的一手史料,极其珍贵。所里专门成立了文书修复课题组。

  “这些文书在沙土中埋了上千年,大多是糟朽的团状,褶皱、残破,病害有14种,修复难度非常大。许多小小的残片,要经过专家识读、拼对后,才能修复。”余腾飞感到很大的压力。

  每天一上班,穿上白大褂,进了工作室,余腾飞就完全沉浸在这些穿越千年的唐代文书中。抬起头再看时间,就是下班时间了。

  余腾飞说,工作以后自己变得更有耐心了:“一些糟朽的文书要在放大镜下,一点点拨开,不能急。要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上的历史文化信息。”

  也会有惊喜:“有时候,小小的一团文书,一点点展开后,里面竟然藏着3件文书!那种惊喜,就感觉跟打开心仪的‘盲盒’一样。”

  在余腾飞的工作室,记者“大开眼界”。

  文物修复有点像给文物治病,第一步是“体检”。先要用纤维检测仪测定文书的材质,再用热裂解——液相色谱质谱仪分析文书上的墨迹和其材质的胶料,确定是用了动物胶还是一般的糨糊。

  然后,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看看文书纤维的老化程度。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看看文书纤维的微观形貌和制作工艺。

  再通过超景深显微镜放大千倍,观察一下文书上的污染物状态。当然,还有色度、厚度、重量、PH值等常规项目。根据文书“体检”报告,方能制定与之对应的修复线路。

  余腾飞说:“一般纸质文书修复大多采用传统装裱的方式,但这批文书很多是双面文字的,我们采用了纸浆加固的办法,两边都可读。”

  历经十几道工序,一件文书才能完成修复。整个过程需要一个月左右。“装盒”是文书修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修复好的文书装进一个个定制的无酸囊匣中。记者看到,当发黄的文书残片装进精致的白色长盒中,如同一件艺术品,古朴而尊贵。“文物修复保护,就是尽最大可能延长文物寿命,让它们更好地用于研究和展陈。”尚玉平说。

  目前,余腾飞和课题组的同事们已经完成了39件文书的修复。当他把修复好的文书交给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项目负责人胡兴军时,后者的一句“非常感谢小余”让余腾飞开心好几天,“被老师认可了!”

  尚玉平告诉记者:“现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修复文书的水平已得到行业内许多专家的肯定。”

  读研时,余腾飞看过那部很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过去只是对文物修复感兴趣。修了4年文书,现在的感觉像‘恋爱’了。”他深情款款,“文物是有生命的,当我看到它们刚出土时糟朽的样子,心里会痛惜;修复完成,心里会有一种甜甜的成就感。”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