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09:3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王玉召
前不久,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三星堆文化“祭祀坑”,出土了金面具残片等重要文物。一时间,“三星堆遗址连拆6个盲盒”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冲上热搜,三星堆文创盲盒也跟着火了起来,并激起一波消费热潮,消费者在买盲盒、拆盲盒这条路上乐此不疲。
盲盒并非新鲜事物。因盒子上没有标注款式,只有拆开才会知道自己买到了什么,所以被称为“盲盒”。现在,书店、美妆、服装、文旅等领域跨界盲盒营销已逐渐成为常态,似乎万物皆可“盲盒”。在乌鲁木齐德汇万达广场、友好美美购物中心、时代广场等大型商场,均有店铺或盲盒机在销售盲盒,比较常见的有泡泡玛特、名创优品、KKV等。小红书、天猫、淘宝等线上平台,关于盲盒的关键词也越来越频繁出现。
近年来,盲盒营销持续圈粉年轻人,尤其是“95后”“00后”消费群体。热衷于拆盲盒带来的小惊喜,不少爱好者为此花费不菲。有调查显示,2019年国内盲盒行业市场规模为74亿元,预计2021年将突破百亿元。盲盒消费成为一种新经济业态。挖掘消费需求无可厚非,但消费理念终究要回归理性。
盲盒消费体现了一部分年轻人的新型消费观念,缓解压力、未知惊喜、猎奇消费、为快乐买单等,但随着盲盒消费越来越广泛,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非理性的消费趋势。比如,有些盲盒产生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溢价,不免让人怀疑是商家炒作行为,让消费者陷入消费陷阱。这种营销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更是对市场秩序的挑战,也渐渐消磨了消费者的热情。
今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一则“经营者销售盲盒当规范,消费者购买盲盒勿盲目”的消费提示,引发广泛关注。盲盒归根结底是一种营销方式,盲盒里的产品本身才是体现商品价值的根本,靠惊喜、稀缺、运气等噱头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一旦消费者的体验感或心理满足感下降,热潮就会退去。当消费者开始冷静,购买欲下降,靠噱头火起来的盲盒消费终究要回归理性。
此外,随着营销方式调整和监管部门及时补位,盲盒消费势必要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越来越多商家意识到,若想在市场中屹立不倒,就要增加新玩法或增强消费体验,保持消费黏性,同时要做到盲盒消费交易透明,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主动提示每款产品隐藏款的抽取概率;监管部门则需进一步规范市场,对不透明交易以及各类炒作及时规范清理,促使盲盒消费良性发展,回归理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