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政策支持 聚焦重点领域 北京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枢纽

北京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沪深两市21%,居全国第一

2021年05月31日 10:5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鲍聪颖)5月28日,亚金协2021年“一带一路”金融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表示,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中,北京成为最为关键的资金供给、资产管理枢纽。作为地方金融工作部门,将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做好全流程、精细化落地服务和政策保障。

  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金融业成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支撑,实现增加值7188亿元,同比增长5.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9.8%。北京是国家金融政策调控中枢,是国务院金融委、“一行两会”等国家金融决策管理机构所在地,也是重要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所在地;北京是金融机构聚集的大本营,在京持牌法人金融机构超过900家,全市外资金融机构分支机构160余家,外资金融机构代表处200余家;北京是全国资金汇集地,全市金融业资产总额突破160万亿元,约占全国一半,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等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全国第一,上市公司总市值约占沪深两市的21%,居全国第一。在“一带一路”金融合作中,北京成为最为关键的资金供给、资产管理枢纽。

  霍学文表示,北京是国际交往中心,要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搭建平台;北京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培育新动能。

  今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出台支持北京市金融改革开放的25条新政策,支持北京在资产管理、金融开放、金融科技、金融协同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先行先试,与“两区”金融领域政策叠加,形成全国领先的金融政策优势。北京在开展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和本外币一体化账户试点、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开展股权投资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QDLP试点、实施金融领域国际执业资格认可、境外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方面全国领先。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和优越的对外开放政策环境为“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创造更多便利。

  霍学文透露,北京正在积极申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在科创金融方面先行先试。具体来说,北京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北京在全国率先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指导意见;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发布3批22个应用项目,20个项目正式入箱测试、试点应用,项目数量、应用水平、创新程度引领全国;率先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助力培育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生态;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全场景应用试点落地;国家级金融科技重要基础设施密集落地,金融网关信息服务公司、北京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和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等相继落地;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提速增效,北京金融科技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稳步提升。

  此外,一直以来,北京绿色金融发展全国领先,早在2019年国务院批复的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中,就提出“支持北京建设全球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中心”。截至2020年末,北京市绿色信贷规模超过1.2万亿元,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近3000亿元,均居全国首位,碳市场中碳配额成交价稳居全国第一,节能环保领域上市公司数量国内占比超过10%,总市值居全国首位。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将重点围绕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筹建碳银行集团、建设高水平国际化北京绿色交易所、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推动城市副中心绿色金融创新示范等多个方面,推进绿色金融国际中心建设。”霍学文表示,这当中,需要“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参与和支持,我们也将积极探索,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强能力分享和输出,共同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霍学文还提到,北京是金融法律服务最佳实践地,要加强对“一带一路”国家金融机构和项目的法律服务合作。发挥北京金融法院作用,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优质金融法律服务,构建“一带一路”金融调解仲裁、司法相衔接的金融纠纷调节与司法确认机制,并对“一带一路”金融合作提供最优法律保障。

[责任编辑: 赵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