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10日 12:46 来源:新华网
许振超在青岛港工作的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王凯
“在新时代里,每个港口人都应该有‘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才能与时代同步,与时代共进。”站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上,71岁的许振超说。不远处,正在作业的大型自动化集装箱桥吊,正精确、高效地吊运着来自海内外的集装箱。
许振超,1968年参加工作,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7月调入青岛港工作后,他先后担任青岛港集装箱公司桥吊司机、固机队队长、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现任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高级经理。
“是时代催着我学,催着我进步;也是时代成就了我,成就了我们港口工人。”回顾50余年工作历程,许振超如此总结。
三句话不离拼搏和创新,“不服输”,是许振超的“成长密码”。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各大港口全球化运输火热,但那时多数港口的集装箱装卸效率较低。有的港口因为装卸慢,导致客户责备,甚至丢失客户。
为此,当时在港口一线干桥吊队长的许振超下决心要提高装卸作业效率。
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每天带领工人开碰头会、反思会……许多工人一开始并不理解,更不接受,“放着舒坦的活儿不干,偏要追求什么工时效率”。
许振超就是“不服输”,他始终抱着一颗“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一遍一遍地跟工人们在码头上“磨”。
很快,他带领班组逐渐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熟练掌握了各类桥吊的技术数据和机械性能,他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人专家”,并亲手带出了“王啸飞燕”“显新穿针”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的工作品牌,装卸作业效率因此提升了20%。
但许振超并没有就此止步。
一位去过日本的船员说,日本的码头装卸作业效率极高,不愧是在全世界都闻名的高效率港口,很多船员都赞叹不已。
许振超的同事、桥吊司机郭磊告诉记者,这个小小的经历再次激起了许振超“不服输”的劲头,这一次,他要为国争光。
此时,青岛港新港区建成投用,现代化设备也逐渐部署到位。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许振超再度带领工人埋头苦干,熟悉新设备、研究新技术、探讨新方法。与此同时,单位也给许振超极大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政策给政策,帮助许振超和他的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
2003年,作为桥吊队长的许振超第一次带领他的作业队打破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此后,“振超团队”又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纪录。从此,“振超效率”闻名世界。
尽管如此,许振超依然“不服输”。2006年,许振超又领衔组织实施了轮胎吊“油改电”集成技术创新,填补了该技术的国际空白,年节约资金2000万元以上,噪音和尾气排放接近于零。
如今,许振超依然在传统集装箱码头改造征程上前行。他带领攻关团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双起升岸桥的远程半自动操作,让司机离开传统的高空驾驶室,在现场控制室即可实施远程控制操作,为传统码头向半自动、自动化转型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之路。
正是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和成绩,许振超先后荣获改革先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一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中国产业工人的楷模。
获得诸多荣誉的许振超,始终有着一颗工匠的初心。近年来,虽然从一线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许振超在拼搏的路上没有停下来。
“我觉得我还可以做点事情,所以这几年我关注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和技能培训,一年参加几十场报告会,为了什么?就是希望通过分享我个人成长的经历和感悟,鼓励年轻人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传承弘扬工匠精神,成为有担当能力的技术工人。”许振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