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工科大学“遇到”美

2021年06月23日 12:55   来源:光明日报

  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日前在成都落下帷幕。在这场盛会中,电子科技大学共计获奖10项,其中一等奖6项,展演成绩位列全国前茅。

  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是我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大学生艺术盛会。电子科技大学在这场盛会中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充分展现出一所理工高校开展美育探索的卓著成绩。

  教育部高等学校美育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高洪说,电子科技大学把美育融入培养工程领军人才全过程,努力构建具有工科特色的美育体系,取得了可喜成果,为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好经验。

  美育课程实现三万余学子全覆盖

  《人类文明经典赏析》通识课“有52种课程选择”,“年华似锦”校园合唱节上歌声动人,知名话剧《恋爱的犀牛》上演……在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同学们可以随时“遇到”美,被美好的课程、美好的舞台、美好的老师深深地吸引、影响。

  这样一所理工科大学,是如何让美育深深扎根,实现学子全覆盖?

  “我们启动新美育系列方案,全面推动学校美育改革新实践,让学生们充分地感受美,鉴赏美,传播美,创造美。”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主任刘惠说。在1门覆盖所有新生的《人类文明经典赏析》核心通识必修课基础上,学校建设了“艺术导论、音乐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美术鉴赏、电影鉴赏”6门美育核心通识课程。

  “五位一体”成电文化品牌将“成电美育”从课内延展到广阔的课外世界。成电讲坛、成电辩坛、成电舞台、成电故事、成电展馆提供了丰富的美育内容。诺贝尔奖得主朱棣文、杨振宁,作家王蒙、余光中,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等纷纷登上成电讲坛,带来500余场知识、艺术、思想的盛宴。

  “教学、实践、创作”三位一体平台是“成电美育”春风化雨的沃土。学校建成12间美育课程专用教室、20个美育训练室、3大表演厅、实验艺术馆和BOE数字体验创新中心。

  在美育中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由川剧老师画上不同行当的戏曲妆容,穿戴上川剧表演者日常所用的服装、头帽、配饰,学习川剧的唱腔与手法……每隔一段时间,电子科技大学就会开展一场面向全校的川剧体验活动,让师生在川剧妆容、戏服体验中,近距离接触川剧这门古老的文化艺术,感受川剧的文化魅力。

  “电子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以美培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美育功能,打造层次丰富、润化人心、涵养精神、提升素养的美育文化,引导大学生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高雅先进文化和传承革命奋斗文化的生力军。”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申小蓉说。

  中华传统文化在成电校园里绽放绚丽之花。川江号子、博巴森根、川剧先后建立了传承研究基地,形成了“歌、舞、剧”三位一体的非遗传承模式。“川剧传承基地”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开设了戏剧鉴赏、神奇的川剧、学川剧等课程,打造帮打唱川剧社、开洋腔川剧社等5个学生川剧文化类社团,开展“国粹·传承”——校园川剧文化艺术节,表演川剧历史剧《白蛇传》《落下闳》。学校倾力打造大型原创校史剧《又见青春》,选取三代电子科大人的青春经历,生动地还原建校初期筚路蓝缕、改革开放信息化浪潮和电子信息新时代的历史。

  让科技插上艺术的翅膀

  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交互新媒体艺术辅修专业”(iArt)于2019年推出,建设“电子信息+艺术”交叉融合培养模式。以校内现有海量工科基础课程与艺术辅修专业相结合、深造科目与大型综合项目相关联的方式,培养出原创真实、具有艺术价值与创新创业潜力的交互新媒体作品,在跨界中培养工科学生的想象力、人文素养。

  目前,校内外不同专业背景的23位教师组成课程组,并两两配成“校内+校外”双导师组,联合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该辅修专业已与多家企业以及川美、川音等艺术类高校开展合作,推出2批130余名学生的培养,首期学生完成了“破壁,科技与艺术的共生”交互新媒体艺术展,获得社会广泛好评。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电子科技大学的UpTeam创新团队以川剧传承人欧阳荣华的手稿为蓝本,择取川剧中人们所熟知的张飞、曹操等人物脸谱,将传统川剧脸谱用数字化的方式投射在演员脸上并变换多种脸谱进行展示,配合《蜀道难》激昂的歌声,展现川人不畏艰险的精神。

  “专业知识决定了技术型人才能飞多高,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则决定了他能走多远。”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表示,学校致力于培养工科领军人才,通过美育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阳光、坚定、美好,增强想象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审美情趣,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让未来的人生和事业更辽阔、更出彩。(本报记者 周洪双 李晓东 本报通讯员 陈 晨)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