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贵有强大的意志力

讲述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总体设计专家 刘竹生

2021年06月23日 12:55   来源:光明日报

  【奋斗者说】

  火箭运载能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运载火箭系统是载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统中最关键的系统之一。没有大推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运载火箭的支撑,载人飞船就不可能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的太空活动就无从谈起。

  长征二号F(以下简称“长二F”)运载火箭作为我国唯一的一款载人运载火箭被大家熟知,但已退役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以下简称“长二捆”)运载火箭与长二F火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985年,“长征”系列火箭刚进入国际市场,那时我国运载火箭还是传统的串联模式,发射能力比较弱,无法发射别的国家的第二代通信卫星。为了适应国际市场需要,我们必须在运载能力上有所提高。研制团队想到了并联,将多枚火箭捆绑起来发射,这样在产生更大推力的同时,火箭箭身不至于过长而造成结构上的风险,也可以运载更重的航天器上天,正是这个技术奠定了长二F火箭的研制基础。

  记得在“长二捆”火箭总体设计任务接近尾声之时,我本来计划坐火车前往发射场,而就在站台上,我得到临时通知,负责解决整流罩分离的问题。当时我可算是临危受命,在即将登上火车时被叫回办公室。“长二捆”火箭携带的卫星由整流罩包裹,这个罩直径是4.2米,当冲出大气层进入太空,就要脱离箭体,进行抛罩。然而,在试验过程中,现有的整流罩只是裂开一下,剧烈晃动后很快又合上,反复几次都是如此。我们逐项排查原因,除了参考数据计算有所偏差外,整流罩复杂的分离结构也是导致抛罩失败的一个关键因素。时间紧迫,火箭马上就要送到发射场了。我们必须把整流罩的问题解决,让整流罩进入太空后顺利脱离火箭,减轻火箭的自重。

  当时我们与国外卫星公司签署了合同,“长二捆”必须按时立在发射台上。发射场的领导不断打来电话催,我们为了改造方案茶不思饭不想。有一天半夜,我在半睡半醒间灵感突现:如果在整流罩裂开的同时,即刻用一个零件将它控制住,不让它来回晃动,这样就可以让其顺利脱离了!我顾不上当时已是深夜,叫醒同事,跟他阐述方案。我们在细节上商量妥当后,连夜赶出草图,天一亮就将图纸送到工厂,工厂快马加鞭地赶制。一两天后,新的整流罩分离系统就生产出来了。经过再三小心谨慎的试验,均抛罩成功。一切妥当后,我和同事、工人师傅们赶到现场,改装了整流罩,换上新装备,终于保证“长二捆”准时发射。1992年8月14日,“长二捆”火箭发射成功,整流罩也顺利分离。那一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那是整个“长二捆”研制过程中最艰难、最紧急的一个难关。

  因为这次成功,这一年的9月12日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当时我们确定了“争八保九”的目标,即1998年在技术上有一个大的突破,1999年争取飞船上天。为此,火箭研制团队先后攻克了以故障检测处理系统、逃逸系统为代表的多项世界难题。

  1998年我开始担任“长二F”运载火箭的总设计师,为了检验逃逸系统安全性,9月份我带领团队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我国首次零高度高空逃逸飞行试验。10月19日清晨,随着指挥员的一声口令,逃逸塔腾空而起,带着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沿预定轨道飞行,整流罩上的4个栅格翼同时打开。飞行到1.9千米高空时,飞船与逃逸塔顺利分离,这标志着“长二F”火箭首飞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这一次的成功,我和研制团队等了4年,许多同事不仅攻克了众多的技术难题,也为祖国的航天事业牺牲了不少个人利益。

  2003年10月15日上午,“长二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成功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16日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完好无损,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终于实现。这次成功的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的国家。宣布发射成功的那一刻,喜悦比任何一次都强烈,当我转身望向时任火箭总指挥黄春平的时候,他已满眼热泪,我的眼泪也瞬间涌出,我们两个已经60多岁的火箭研制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算上今年我已经为中国航天工作了58年,回想起我的职业生涯,最大的感悟是年轻的时候,多吃点苦,多受点挫折,对后来投身航天是有益无害的。在困难重重的航天领域,强大的意志力和坚强的内心特别重要。另外还要勇于承担责任,遇到困难不是想着退缩,而是要迎难而上,攻克难题。

  这也是几代航天人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精神内核。

[责任编辑: 姜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