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先进 见贤思齐】“有我们守护,请祖国放心”——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马军武

2021年07月05日 08:4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讯(记者宋雅文报道)“作为党员,为国护边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会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这里一直驻守下去。”6月28日,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4连职工马军武说。

  被誉为“西北边境第一团”的兵团第十师185团,驻守在祖国版图的西北端。在我国与哈萨克斯坦的界河——阿拉克别克河边的桑德克哨所,矗立着一座14米高的木质瞭望塔。它建造于1964年,已经守护边疆半个多世纪之久。

  1962年,为巩固边防,1.7万多名有志青年响应祖国号召自愿报名,陆续来到边境一线屯垦戍边。

  “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第一批兵团人来到这片荒原时,这里没有一座“站着”的建筑物。挖好了能勉强钻进去住人的“地窝子”,开垦出第一块庄稼地,建一座自己的瞭望塔。几十年来,185团民兵一直守护着这座瞭望塔,在边境线上昼夜守望。

  “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国土”

  6月20日,马军武夫妇和平常一样,登瞭望塔、巡河、守水、护林……开始了新的一天。马军武和妻子张正美驻守的桑德克哨所被人们称为“夫妻哨所”。

  1988年,马军武接过父亲护边员的工作,在界河边上守着瞭望塔巡逻护边直到今天。

  阿拉克别克,哈萨克语意为“少女的耳环”。这条弯弯曲曲的界河就是天然的国境线。1988年春,融雪型洪水肆虐,河岸在桑德克发生决口。经过16个昼夜的奋战,终于堵住了决口。

  “守住了界河,就守住了国土。”马军武那年19岁,刚参加完抗洪就把家搬到了桑德克龙口,为的就是守住这条每年春天都有决口危险的河流。

  1992年,23岁的马军武从185团9连娶回了开朗爱笑的姑娘张正美。从此,孤独的瞭望塔下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每当马军武沿着界河巡边时,张正美就守在瞭望塔上盼着丈夫回家。

  当时的哨所就是一间只能挡风不能避雨的土坯房,照明点马灯,取暖烧羊粪,喝水在界河里挑。冬季大雪能有一人多高,唯一露出地平线的就是瞭望塔。

  “这里就是这样,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人到头,在这里,需要不停地挑战自己,才能扎下根。”马军武说。

  “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1995年,马军武夫妻俩咬着牙把刚刚断奶的孩子送到十几公里外的亲戚家托养。送走了孩子,界河的洪峰再次袭来。马军武划着皮筏去河道清除堵塞闸口的杂草枯枝,没想到危险发生了。“皮筏被浪卷了进去,转眼连人影也看不见了,我只能在岸边顺着水流向前跑,跑了足足有5公里,跑到最西面的大树林时,他浮出了水面,我这才把他拽上来。”张正美回忆道。

  从1988年哨所成立,马军武用自制的桦木旗杆在瞭望塔下第一次升起国旗,到后来,这样的升旗仪式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默默无声却风雨无阻。如今,哨所修建了砖瓦房,旗杆也换成了新的。每天早晨,在祖国最西北边的“夫妻哨所”,都会有国旗迎着朝阳和瞭望塔一同挺立在边境线上。

  2008年,哨所又新建了一座钢结构的瞭望塔,比老塔更高。

  马军武说:“看着老的瞭望塔,父辈们在这里奉献、奋斗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这也是我一直坚守的原因。我想我会永远留在这里,把这种奉献精神、奋斗精神传承下去。”

  不善言语的马军武,把多年来的经历汇成了一句话向祖国汇报,“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

  “其实我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守住界河,守好国土。我会一直在哨所守护下去。有我们守护,请祖国放心。”马军武说。

  “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010年7月1日,马军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3年后的7月1日,张正美也宣誓入党。站在鲜红的党旗前,马军武亲手为张正美戴上党员徽章。从此,一年四季,党员徽章一直佩戴在两个人胸前。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马军武成了大忙人。在哨所和抗洪守土纪念馆,给前来接受红色教育的党员干部讲述那激荡人心的抗洪守土保卫战,受邀去各地做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报告。

  马军武说,近年来,哨所的工作条件逐步得到改善。2006年,他们告别土坯房,搬进新哨所,几个月后新哨所通了电;2010年,哨所通了水泥路;2017年,哨所来了一批新护边员,从此,两个人的坚守变成了一群人的坚守……

  一个个时间节点,见证的是桑德克哨所生活工作条件的改变,而不变的是马军武、张正美夫妻二人甘于清贫和寂寞、甘于吃苦和奉献的初心。

  “以前守边、护边,是因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现在,更多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感恩。”马军武说,这几年,从国家到自治区,都加大了对边境村和团场的扶持力度,老百姓的收入不断增加,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我要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只要祖国需要,只要戍边需要,再苦再累我都不怕。”马军武说。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