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援疆工作巡礼③】增强“造血”功能 激发内生动力

2021年07月19日 08:5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石鑫

  土陶、小刀文创产业园加快建设;达瓦孜非遗传承中心与济宁杂技城携手合作……有“小刀之乡”“达瓦孜之乡”美誉的英吉沙县在山东省济南市对口支援带动下,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幸福英吉沙”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

  放眼天山南北,这样的产业援疆案例不胜枚举。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各援疆省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增强新疆“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累计安排援疆资金重点用于招商引资、标准化厂房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受援地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产业兴旺,推动着受援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群众就业增收,激活了发展的内生动力。

  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

  7月16日,阿克陶县皮拉勒乡示范田里,一株株挺立的水稻长势喜人。

  不久前,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所长、江西水稻首席专家尹建华带领专家团队来到这里,指导农业生产,并参加了阿克陶县水稻种植示范推广项目签约仪式。

  立足阿克陶县水稻种植特色,江西省援疆指挥部发挥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优势,实施“阿克陶县优质高抗逆水稻品种引进、筛选及高产示范”援疆项目,使当地水稻亩产由300公斤左右提升至750公斤以上。在前期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江西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将水稻种植首次扩展到巴仁乡、皮拉勒乡,实施千亩示范。

  在项目实施上,江西援疆农业专家利用阿克陶县天然的地理优势,进一步优化水稻品种结构,和受援地共同把水稻产业发展好;打造稻作文化综合体,以一村一文化主题的目标,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水稻产业利益最大化。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各援疆省市根据受援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在天山南北广袤的土地上,倾力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助力农牧民增产增收。

  在阿图什市哈拉峻乡,江苏省对口支援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前方指挥部试点建设“江苏情·集体帮扶农场”工程,用援疆资金建成集体养羊场,安排易返贫户进入农场养羊。指挥部协调克州畜牧兽医局成立技术指导小组给予专业保障,主要收入归养羊户,预计每户年增收4万元左右,同时可带动村集体增收50万元。

  山东省援建的新疆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一期项目的7万平方米智能玻璃温室、4000平方米育苗中心和200座日光温室等均已投入使用。该产业园预计年产蔬菜150万吨,年加工蔬菜100万吨,稳定提供就业岗位3000个,在带动南疆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打造南疆的“菜园子”。

  产业立起来,群众就近就地增收有了保障。疏勒县巴合齐乡巴合齐村村民热比古丽·艾麦尔在该蔬菜产业园里从事保洁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她说,能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学到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特别开心。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牵牛要牵“牛鼻子”。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关键就是产业和就业。各援疆省市十分注重产业的引进和培育,大力发展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群众就近就地就业。

  位于中国皮山数字经济产业园的和田协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里,员工们端坐在一排排电脑桌前,眼里满是对数字产业的新奇和渴望。

  阿曼古丽·阿布力克木家在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入职几个月来已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刚来时什么都不懂,通过培训和学习,现在,我已经能完成难度较大、较复杂的工作,比如人脸识别、无人驾驶等,工资也从每月2000多元增加到3000多元。”阿曼古丽·阿布力克木自豪地说。

  安徽省援疆指挥部按照安徽省委“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入谋划,找到适合新疆的新型产业”要求,针对皮山县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数字经济作为皮山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援疆引领、政府搭台、企业运营,积极引进一批数据标注企业入驻皮山,倾力打造安徽援疆“一号工程”——中国皮山数字经济产业园,推动产业创新、促进稳定就业、助力脱贫攻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和田地区“十四五”期间打造数据标注就业基地夯基蓄势。

  作为北京产业援疆的标杆企业,新疆京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产业援疆不是产业转移,更不是落后产能的搬家。京和纺织要做的是全产业链搬迁,是产品升级、产业升华。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投资2亿元,陆续把包括织布、涂层、制成品在内的全产业链生产从北京迁到和田市,为600多名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山东省在开展对口援疆过程中,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结合当地实际,形成了“县城企业总部—乡镇小微产业园—村卫星工厂—家庭扶贫车间”的四级联动产业促进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当地群众“出家门、进厂门”和“足不出户、在家就业”。

  ……

  在新疆大地上,随着一个个产业援疆项目落地,一座座现代化工业园区建成,许许多多像阿曼古丽·阿布力克木一样的农牧民成为现代产业工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

  骄阳下,新和县依其艾日克镇央达克村农民艾海提·喀斯木一头扎进枣树林里,细心地摘掉一根根庞杂的枝蔓。“多亏了援疆干部,不然我们这片在风口上的地,哪能有好收成!”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的到来,让这片风口上的田地赶上了“十城百店”工程的风口。

  帮助受援地打开市场,比给资金给项目更有效。

  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依托受援地450万亩林果、农特产品基地资源,发挥浙江市场发达优势,线下线上联动,滚动推进市场援疆“十城百店”工程,推动受援地优势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卖浙江”“卖全国”。

  截至2020年底,“十城百店”销售门店(终端)已覆盖浙江11个地级市和主要县(市、区),升级为“百城千店”,累计建成门店(终端)1239个;数字赋能效果更加凸显,建成线上网店57家。2020年销售农产品23.6万吨,实现销售额35.8亿元,有效助推当地建强补齐农产品产业链短板,切实增强阿克苏地区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产业援疆,旅游先行。各援疆省市抓住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机遇,用好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包机、专列“送客入疆”、帮助受援地编制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包装旅游精品路线等形式,助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推动新疆旅游业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打造阿勒泰旅游品牌,培育当地特色经济是黑龙江省对口支援阿勒泰地区的重点工作,除了开行“龙泰号”旅游专列外,黑龙江还积极帮助阿勒泰地区开发多种旅游产品。

  湖南省结合自身在文旅策划、宣传推介上的优势,通过“旅游+航空”、旅游专列、在长沙设立吐鲁番旅游宣传推广服务中心等举措,吸引国内外游客进疆旅游。

  吉林省与受援地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帮助编制阿勒泰地区“千里画廊”和“冰雪大区”发展规划。

  ……

  立足自身所能、受援地所需,注重引导优化产业布局,突出重点打造产业平台,深化对口合作……在新一轮对口援疆实践中,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19个省市的援疆力量如春潮一般涌入天山南北,带来喜人变化。这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心手相牵,必将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留下最美印记。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