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7月26日 08:5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
包虫病(亦称棘球蚴病)是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曾让新疆农牧民谈之色变。新疆曾是包虫病高发地区之一。如今,经过三代科研人50多年的努力,新疆包虫病提前4年达到国家基本控制目标:降至低流行区。
科研人员是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7月15日,记者走进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一探究竟。
走进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排列整齐的架子,架子上密密麻麻摆放着不同大小、标有序号的瓶子,瓶子里装着指甲盖大小薄薄的一片东西,旁边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观测仪器。
“这些是从实验动物或人体病灶上采集的组织,经过包埋、切片、染色等一系列过程,最终形成实验数据。”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温浩介绍,通过对比、分析实验数据来验证想要求证的结论是否准确。
反复实验、数据分析、对比研究……正是这样年复一年地工作,才使得温浩带领的团队对包虫病临床的早诊早治、疑难复杂病例根治及管理体系的研究,在国内外居领先地位。
温浩回忆说,针对两型包虫病的诊疗研究,自导师姚秉礼1965年在《中华外科杂志》上首次报告泡型包虫病时就开始了。
当时,新疆不具备根治性理念和手术方法,许多患者只能做姑息性切除或反复清创术。“再手术率高、并发症高、复发率高和根治率低,不仅是国内,也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难题。”温浩说。
真的就没有可以手术根治的办法吗?带着困惑,温浩选择继续求学,留学英法深造,学成归来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2000年,温浩先后创建了新疆包虫病临床研究所和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2010年,在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下成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这就是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前身。
2017年,该培育基地获科技部批复建设成为地方首家国家重点实验室,着力打造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双高地”。实验室主要针对感染性疾病(包虫病、肺结核)、肿瘤类疾病(食管癌、宫颈癌)和代谢性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三类6种主干疾病的“成因与致病机制”“分子诊断与预警预测”“防治新技术与应用”方向开展研究。其中,包虫病和心血管病团队的多项创新科研成果在《自然》《科学》《肝脏病学》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刊发。
“包虫病的研究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温浩说,基于科研前辈的无私奉献,他带领包虫病防诊治多学科团队确定了包虫病治疗原则,即两型包虫病根治性病灶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法,药物是重要的辅治手段,肝移植是挽救终末期患者最后选择的行业治疗原则。
该团队迄今已完成全球最大的单中心自体肝移植例数122例,约占全球自体肝移植病例的三分之一,临床治愈率、患者无病灶生存率超90%,实现了术中零死亡,最长生存期逾10年,其疗效显著优于欧美经典肝移植核心指标。
不仅如此,实验室还通过建立地州县工作站、实验仪器共享、建立现代化新技术培训系统等方式培养青年科研人才。目前,实验室已形成以中青年科研人才为学术骨干和主体,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队伍。
该实验室心血管和食管癌创新研究也走在全国前列。心血管研究团队首次系统全面开展新疆多民族心血管疾病流行病学研究,国际上首次发现新的易感基因6个,临床专科全国名列前20位。食管癌研究团队开展队列研究,建立了特定环境及特定人群的生物资源库,为保存新疆遗传资源及进行持续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谈到实验室未来的发展,温浩说:“借助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优势,促进医药学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的有机整合,形成转化医学的研究基地,同时加大培育本土优秀的青年科研人才,把‘双高地’建设得更加扎实,为新疆在医疗事业上辐射中亚地区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