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斗天山

——记G575线巴哈公路东天山隧道工程的建设者

2021年09月08日 09:1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王永飞

  秋后的天空格外晴朗,明媚的阳光洒向东天山,山坡上成片的云杉郁郁葱葱,云杉脚下草地空阔,零零落落的牛羊低头啃着草。

  在这优美静谧的环境下,一场攻坚克难的战斗,已经在山体内不分昼夜持续了5年零1个月。智斗围岩,巧堵涌水,忍耐高温,抗击病痛……9月7日10时,东天山特长隧道的建设者们终于取得重大战果——右洞贯通了!

  “工程量是普通隧道的三四倍”

  贯通仪式上,看着天山美景,张帅不由感叹:“太难了!”

  2016年8月,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开工建设G575线巴哈公路土建一标段,负责东天山隧道进口段和路基路面共计13.885公里的工程施工。令该公司新疆G575线巴哈公路土建一标项目总工程师张帅想不到的是,围岩复杂多元、富水快变竟是隧道进口段施工的最大难题。

  “围岩级别越高,地质情况就越差,施工难度也越大。在项目设计时,我们预估的隧道进口段围岩级别大多为Ⅲ级。施工中却发现,三分之二的围岩达到Ⅴ级,甚至更高。”张帅说。

  Ⅴ级围岩啥概念?张帅说:“掌子面开挖后,围岩都是粉末状。做完初期支护后,钢拱架往往受挤压发生扭曲变形,最大变形能达到2.5米。这就像在一块胶泥里掏洞,刚开始好好的,一受挤压就变形了。”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采取扩大开挖断面、加强初期支护、围岩注浆加固、提高二次衬砌强度等多种措施,以保证隧道坚固安全。“Ⅲ级以下围岩的隧道,一般只需要喷射混凝土就可以稳住围岩。Ⅴ级以上围岩隧道,工程量相当于Ⅲ级以下围岩隧道的三四倍。”该标段项目副经理肖福磊说。

  突泥涌水也时常发生。最严重的一次是在2017年7月9日凌晨4时,在隧道掌子面开挖过程中突然出现涌水。“刚开始,只是小股流水,10分钟后,水大得像瀑布一样。之前打设超前探孔时,没发现有水,这次太突然了。”张帅说。

  项目部邀请全国知名隧道专家,召开了5次研讨会,仅仅讨论方案就持续了10天。方案出来之前,为了防止水在隧道内漫流,项目部采取导流措施,用沙袋在隧道一侧筑起水渠,将水引排至洞外。

  7月21日起,项目部开始按照专家制定的方案进行抢修,打止浆墙、填沙袋、注浆加固……现场抢修争分夺秒。“项目经理、工程师等管理人员把自己当成普通工人,全部上前扛沙袋。我腰都扭了,现在一到阴天,还感觉不舒服。”张帅坦言。

  人手不够,其他工段的工友前来相助,现场抢修人数超过250人。张帅说,当时来的人多,住的地方都没有,工人们只能睡在班车里或者打地铺。

  “设备再贵也没有生命重要”

  这支队伍能打硬仗,也充满了人文关怀。

  今年1月份,在隧道最前端的掌子面开挖时,突然涌水混着砂石滚滚而下。安全员来不及多想,当即组织工人撤退,身后丢下了所有设备。一台湿喷机被埋在了泥石流之中,由于线路损坏,不得不返厂维修。

  “施工中,我们始终坚持生命至上。设备再贵,也没有生命重要。所以,我们宁可进度慢一点,管理成本高一点,也要保证生命安全。”张帅坚定地说。

  这样的理念贯穿于项目施工全过程。开工以来,在隧道洞口,有一个安全体验馆和一个模拟隧道。针对地震、塌方、泥石流等意外情况,项目部每月都组织工人演练。生命安全意识已经深入工人心中。

  协作队伍出渣班共有24辆车、32名司机。班长刘鹏要求,绝对不许喝酒;睡觉不允许上下铺,防止床晃动影响睡眠质量;隧道中,光线昏暗、噪音大,司机看到前方有人不足以安全通过时,必须下车让人躲到安全地带方可通行。

  在隧道斜井的通道上,每隔50米放着一组安全防护墩。“这是防止车辆失控用来减速的。”项目安全部副部长唐小龙说,“在掌子面附近,还有一根逃生管道,里面有药品、食物和水,就算发生意外,人躲在里面也是安全的。”

  “再难也要上,不打退堂鼓”

  施工条件极其艰苦,对每个人都是考验。

  9月3日,隧道右洞最前方的指挥部——一个10余平方米的板房内,昏黄的灯光下,坐着技术员陈帅、耿立鹏和安全员向鹏,墙上挂着施工进度图。

  陈帅,湖北人,干隧道工程已经8年,这个隧道施工之初,他就来到了这里。“两班倒。上白班,天不亮就进洞,下班出洞时,天已黑了;上夜班,天一黑就进洞,下班出洞时,天还没亮。已经几个月没见到太阳了!”他有点调侃地说。

  今年7月,陈帅的母亲做更换眼角膜手术,瞒着没告诉他。“一次跟母亲视频时才发现,咦!怎么在医院里?这时,家里人才告诉我,手术都做完了。”说话间,陈帅用双手使劲擦去眼泪。

  “这条公路通往口岸,对国家扩大开放意义重大,能参与建设,深感荣幸。”陈帅说。

  心中的困苦固然难熬,但洞内洞外温差大、洞内湿度大,同样挑战着人的意志。特别是冬季施工,洞内温度达到30摄氏度,洞外则低至零下30多摄氏度,温差超过60摄氏度。

  “洞外穿棉袄,洞内穿短袖,一干活,就是一身汗。特别是洞内经常漏水,要穿雨鞋雨衣,外面潮湿,里面出汗,不透气,浑身都是湿的。还有缺氧,不干活都觉得胸闷气短。”项目施工队左洞开挖班工人王全说。

  项目左洞施工队长游经纶说,干了二三十年的隧道工程,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艰苦的条件,时间最长、难度最大、条件最差。左洞施工队正常运转需要工人220余人,如今已经轮换五六百人了,几个月就换一茬。

  左洞施工队开挖班有30多名工人,从开始一直坚持到现在,是一支最稳定的队伍。来自甘肃省武威市的汪生财说:“要干就干到底,不能给家乡丢脸。越难越要坚持,干完了,更有成就感。”

  “公司对我们很关心,将心比心,再难也要上,绝不能打退堂鼓。”说话间,王全手上拿着一串蜜蜡,一个一个拨动着。每次下班归来,洗完澡,他都会把蜜蜡手串戴上。他说,这是一种寄托,希望工友们都能平安。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