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内卷并非排斥竞争

2021年09月11日 09:33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石榴快评】

  □代立

  据媒体报道,9月7日,教育部发布通知,确定“第五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等36项竞赛活动为2021—2022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这本是一项常规工作,但放到最近“双减”新政频出的大背景下,则别有一番意味:“双减”是为了规避教育“内卷”,但不等于弱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优意识。

  在教育领域,何为“内卷”,何为良性竞争,需要正本清源。把握好“内卷”和良性竞争的区别,试金石就是:我们培育出来的是考试机器,还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人。

  所谓“内卷”,指的是一种非理性的、无效的恶性竞争,可谓是“凡人版军备竞赛”“不断抽打自己的陀螺式的死循环”。它忽略对选择的本心做反思和调整,甚至不去思考除了“内卷”之外还有别的什么。教育“内卷”化的过程中,唯分数论以及分数链条上的寄生利益,像漩涡一样卷动社会各个层面。一段时间以来,奥数班、竞赛班、各种培训机构野蛮生长就是这个原因。这种“内卷”让学生、家长都疲惫不堪、焦虑重重,却又欲罢不能。正因如此,近来“双减”持续发力,有的家长就开始担心——这样会不会让学生太潇洒太轻松,“兔子睡懒了输掉比赛”?这恰恰是“内卷”心理的延续和后遗症。

  良性竞争的目的在于把人培育得更加优秀,成为国之栋梁。从此次公布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来看,36个项目的关键词“创意”“创新”非常亮眼。青少年处于拔节孕穗期,对创造创新创意最感兴趣,正需要引导和鼓励。改革开放40多年,我们社会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激发竞争意识和建立创新机制。有正确的竞争意识,才有争创一流、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和不竭动力。良性竞争,让学生在“比”中找差距,在“学”中补短板,在“赶”中求佳绩。因而,全国性竞赛瞄准“创意”“创新”,对准基础学科的未来图景,聚焦新兴科技的兴趣培育和能力挖潜,是非常有远见的。

  “内卷”,盲目空耗,一地鸡毛,危害极大。而良性竞争则不然,通过不懈奋斗、不断超越,人生就有更多可能打开新局面,走进新境界。“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只要与“优秀”有关,就需要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就需要咬紧牙关、闯关夺隘。没有百米竞逐,怎知苏炳添优秀;没有哥德巴赫猜想,怎知陈景润杰出。

  减负不是免负,减压不是无压。“双减”是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卸掉不必要的“负担”,同时扛起必要的“担子”,把负担减下来了,把争先创优的意识加上去。“强国有我”不是一句口号,强起来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靠培养和锻炼。厘清“内卷”和良性竞争的界线,一减一加,才能双轮驱动,培养出敢为人先、力争上游、勇攀高峰的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