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2日 10:01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小康圆梦·走进乡村看小康】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韩沁言
一排排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道路平坦宽阔,一个个乡村车间机器轰鸣,一张张笑脸随处可见……9月11日,走进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处处呈现祥和景象。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如今,安置点所辖8个行政村1.5万名村民正在奔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海拔低了,生活水平高了
在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永平村,艳阳下,老人在葡萄架下纳凉,聊着家常;孩童们荡着秋千,嬉笑着……
“要不是易地扶贫搬迁,哪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村民伊敏江·塔什乐呵呵地说。
伊敏江的老家在霍什拉甫乡阿热塔什村,村里交通不便,没有产业,家里生活困难。搬迁后,一家人住上了安居房,他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孩子上学就在家门口,出门就能办事购物,都很方便。”伊敏江说。
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俨然是一座“新城”,生活区、产业区、养殖区等区域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学校、卫生院等一应俱全。在“新城”外围,2.5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郁郁葱葱。
“新家的海拔低了,生活水平却高了,现在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伊敏江开心地说。
如今,安置点常态化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从达木斯乡搬来的热比古丽·马木提,已参加过几期家庭美德培训班。“通过培训,我学会了怎么与家人、邻居和谐相处。”热比古丽觉得这样的培训很实用。
安置点所辖8个村还适时召开村民大会,及时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和困难,形成了村民相互帮助的新风尚,村民的归属感不断增强。
“一户多人”稳定就业
“工厂就在家门口,能赚钱还能顾家。”正在村车间忙碌的古再丽努尔·库尔班满脸喜悦。
搬进永平村,热情开朗的古再丽努尔很快在村车间找到工作,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有了安稳的工作,日子就有盼头了。”走出大山的她,如今已是车间的小组长,每月工资2000多元。
“靠着易地搬迁政策,全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变化。我的丈夫成了护林员,也有了稳定的收入。”古再丽努尔说,“搬进了新家园,心态也改变了,大家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
“就近就地就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途径,发展产业是解决就业的基础。”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习梁平说,我们想方设法引进企业,建乡村车间,提供就业岗位,解决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如今,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通过村车间、纯净水厂、养殖场和发展现代农业等,实现辖区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突破万元以上。
“有了党的好政策,我们通过勤劳的双手一定能走上致富路,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古再丽努尔对未来信心满满。
走上现代农业之路
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设施农业基地上的一座座拱棚,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村民在拱棚里忙着采摘,地头停满了等待运送蔬菜的三轮车……
“在大山里生活了半辈子,从没想过还能学会种拱棚蔬菜。”正带着村民采摘豇豆的托合旦木·托合提说。
“第一次种豇豆,没有想到种得这么好。”托合旦木笑着说,尽管现在没有5月初的卖价高,但一天也有六七百元的收入呢。
装满一车豇豆的阿依古再力·斯热甫里笑着说:“我们把拱棚流转给托合旦木大哥,再到基地打工,就有了两份收入。”
搬到安置点后,阿依古再力与众多易地搬迁的村民一样,分得2亩地和一座5分地的拱棚。
“多亏搬出了大山,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村民阿合其克孜·达来克说,“我和老公都在基地务工,每个月工资加起来4000多元呢。”
从霍什拉甫乡托勒坎村搬迁到安置点和谐村的阿合其克孜说:“跟着托合旦木干,有钱挣还能学技术,将来我也要种拱棚豇豆。”
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现代农业基地现有温室大棚100座、拱棚3000座,种有西瓜、白菜、茄子、莴笋等特色果蔬。
“我们保障搬迁群众户均1座拱棚,棚均年收益2500元以上。”习梁平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莎车县易地搬迁安置点现代农业基地让走出大山的村民走上现代农业之路,闯出一条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