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2021年09月14日 09:06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 孟凡丽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李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我们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扎深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守好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是对我们党百年来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创造伟大成就、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经验总结,更是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努力开创未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巨大优势,为各民族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扎深中华儿女共同的根

  共同的血脉让中华儿女手足情深。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民族观,饱含深情、蕴含深意。

  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趋势。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进中交往交流、相融相通,建立起对中华民族独特而又深厚的情感基础,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逐渐形成、巩固并延续下来。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各阶级阶层、无数仁人志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救亡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改变落后的社会现实而不懈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引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创新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我国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族人民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历史传承结晶,更是中华儿女对团结统一的高度认同。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是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也才能让各民族手挽手、肩并肩,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向着共同的奋斗目标砥砺前进。

  二、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守好中华儿女共同的魂

  共同的精神家园让中华儿女心灵相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汇聚发展合力的不竭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由于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发展、繁荣的重要载体,因此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力度、普及程度和应用规范水平,是中华民族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推动语言文字事业健康发展,尤其是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进一步增强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同时,也能推动各民族间形成统一的话语交流体系,激发情感共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三、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圆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共同的梦想让中华儿女同心同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团结就是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基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党始终重视弘扬伟大团结精神,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抓紧抓好,推动各民族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