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工里的“发明家”徐志民:做工人,就做金牌工人

2021年09月24日 09:1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一鸣

  吃完午饭,徐志民伏案工作,继续在图纸上勾勾画画。一旁是厚厚一摞设计图,这都是他为近期研究的装置反复修改的设计方案。“十几套图,都是为了解决装置的一个细节问题。”徐志民说。

  今年54岁的徐志民是吐哈油田鄯善采油管理区温米采油中心采油工、高级采油技师。从业35年,他扎根一线,认真学、踏实干、勇创新,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余个,19项成果获国家专利,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章”。

  “做工人,就做金牌工人。”1986年从技校毕业进入石油行业时,徐志民定下目标,“工作无贵贱,劳动最光荣,干出成绩,就是为祖国发展作贡献。”

  带着一腔热血,1992年,25岁的徐志民来到吐哈油田鄯善采油厂,参加石油勘探会战。顶着40摄氏度高温,他和同事在戈壁滩锄杂草、抬油管。有人中暑,有人脱水,但没人退缩。一天下来,他的手磨出了血泡,湿了干、干了又湿的工作服上印出白色汗渍。白天排除万难搞建设,晚上挑灯夜战补理论,是徐志民工作和生活的常态。

  “我父母是石油人,争先创优、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这是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石油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徐志民说。

  与父辈不同的是,随着设备与采油技术的更新,对采油工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不光得踏实肯干,还得创新会干。”

  2006年夏天,徐志民发现原有套管定压放气阀失效后,不但需整体更换,安装过程也需4人花3小时的动火作业才能完成,不仅效率低,浪费材料,安全风险也大。

  “能不能把放气阀结构改造下,提高更换效率?”一天下班后,徐志民叫住徒弟李智虎说。之后的一年里,他带着徒弟查资料、找配件,画图纸、找加工单位、改图纸、换配件、再加工……

  五次改进和试验后,徐志民成功研制出新型抽油井套管定压放气阀。此后,更换安装放气阀时不再需要动火作业,一个人15分钟便可完成更换,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徐志民用知识和经验,向生产难题发起攻关,先后解决生产技术难题70余个,有19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研发和创新项目累计创效3000余万元。

  “油田培养了我,我也会将毕生所学投入油田,在岗位上扎实干,创新干。”徐志民说。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