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笼换鸟”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年10月09日 18:4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艺钊 光明网记者 郝悦

  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支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对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持。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一年来,新疆不断拓展经济规模,守护生态环境,高校人才“留得住”“留得好”,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增长有了“创新引擎”

  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克石化”)位于准噶尔盆地,炼油条件在外人看来是得天独厚的。但是公司清楚,这里的一部分油质量不好,炼制时会腐蚀设备。难题在前,克石化以创新为导向,解决了环烷酸的腐蚀难题。2012年,克石化凭借“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项目捧回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2020年以来,克石化推行科研项目分级管理制,全年开展重点科研项目28项,全年开发新产品新工艺13项,并全部实现工业化生产。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开展重点科研项目30项、技术攻关84项,原油脱钙工业化应用、化学法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研究等重点科研工作取得突破。

  在新疆塔城地区,有一家特殊的牧场,它放弃传统的棚圈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却达到了3万头牛,成为全国单体存栏量最大的牧场。它就是华凌三农草原牧业有限公司。

  在这里,一排排简易的围栏划分出牛群的居所。据企业技术负责人曹晖介绍,传统养殖棚圈耗资高,采用围栏养殖后,固定投资降为传统的十分之一。同时,围栏透气性好,有效降低了传染性疾病发病率。这家企业还采用地面青贮。“这种作业方式能把资金用到刀刃上,在品种改良和饲料营养上加大投资,直接作用到牛身上。”曹晖说。

  这里的每头牛都戴有电子耳标,上面详细记录了它的出生体重、体脂测量等信息,通过耳标甚至可以找到牛的父母。牛群定时通过自动称重电子通道,耳标里的信息也随之更新。

  在新疆伊犁的特克斯县,科技成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当地阳光充沛,全年日照达2730小时,具备林果经济发展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09年,一家名为特克斯砺剑锋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入驻,逐步打造出“一果一药一家禽”的生态循环产业链。“产业链中的大樱桃、黄芪和中药养生鸡,都离不开高校科研团队的一路扶持。”企业负责人李军民表示,大樱桃种植技术要求高,黄芪则是外地引入品种,在当地种植“水土不服”。为了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众多高校科研团队扎进田间地头,找原因、出方案。“大樱桃从种植到挂果经历了8年时间,可以说,是专家在果园里一片叶子一片叶子看过来的。”李军民说。

  如今,大樱桃即将进入盛果期,一亩单产达1.5吨,按照每公斤50元的价格,届时将产生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黄芪也完成了适应性栽培,亩产可达800至1000公斤。而中药养生鸡年利润达420万元,带动农户脱贫致富。企业养生鸡养殖场饲养员杨晓峰说:“我到养殖场已经工作两年,现在每个月能挣5000块,不仅还清了之前创业失败的债务,还在县城买了车、买了房。”

  生态保护“反哺”经济

  作为新疆天山系列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组成部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喀拉峻草原,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近年来,该地立足环保优先,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红利得到释放。

  据特克斯县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杨剑介绍,当地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包括禁牧、轮牧、休牧,大畜换小畜,对畜类进行品种改良,以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老百姓的生态保护意识等。通过这些举措,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传统牧业也逐渐转向旅游业,农牧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实现脱贫增收。

  村民都拉提·克孜力汗是马队合作社的成员,他表示,目前合作社有160人,其中12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带游客骑马等活动,年收入达2.5万至3万元。

  在新疆博乐市青得里镇定吉格村,金灿灿的玉米丰收在望。与传统耕作模式不同,这里的2200亩玉米地采用免耕技术,耕种前不再清理秸秆,少了犁地、平地、耙地等环节,开沟、施肥、播种、覆土全套作业一次性完成。

  博乐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工程师蒋贵菊介绍,上一年的玉米秸秆均匀覆盖在农田地表,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还能免去地膜的使用,避免土地污染,有效降低种植成本,提高亩产。2019年,博乐市玉米平均亩产960公斤,较常规地膜耕作高出100多公斤。“保护性耕作有利于改善我们的农业生态环境,达到养中种、种中养,真正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蒋贵菊说。

  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地开始了保护性耕作推广。当地种植大户张贵金说:“2019年,我对免耕技术还有疑虑,就先试种了100亩,年底收割时发现,免耕技术种植的玉米抗风性好,病害少,肥料利用率高,而且亩产也更高,所以第二年直接全部采用免耕。”

  今年,博乐市首播3万亩免耕玉米,并计划在3年内,全市20万亩玉米种植全部实现免耕技术。

  “好出路”让人才留得住

  21岁的龙俊汶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的一名学生,2018年,来自四川的他踏上去新疆的求学之路。明年毕业,他早早签约了新疆独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厂,即将成为一名扎根新疆的石油人。“父母也支持我去多了解祖国的边疆。”他说。3年来,新疆的美景让龙俊汶流连忘返,更让他开心的,是找到了心仪的工作。2020年7月,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迎来首届毕业生之际,同学们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我希望在之后的工作中,能扎根祖国边疆,做更有意义的事。”龙俊汶说。

  龙俊汶并不是在疆大学生中的“少数人”,相反,在新疆的其他大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石河子大学2020年已毕业的毕业生中,有54.94%选择扎根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周总理纪念碑、军垦博物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充分将红色文化融入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毕业季,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指导,精准推介兵团企事业单位岗位2万余个。同时加大政策激励,持续实施“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特岗教师等项目,与第一师、第三师、第八师共同设立“石城就业奖”“胡杨就业奖”“一师就业奖”等,发放落户奖助244余万元、就业奖励60余万元,引导毕业生在兵团落户、就业、创业,不断增强毕业生留疆就业意愿,加大对留疆就业毕业生典型激励力度。

  (本报记者 王艺钊 光明网记者 郝悦)

[责任编辑: 王东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