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上有个“阳光银行”

2021年10月15日 09:00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砥砺奋进五年间·创造新业绩 喜看新变化】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刚硬的风在山间吹拂,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四面环山的高原台地。台地下,清浅的河水从布满绿荫的小村旁流过。

  这里是乌恰县巴音库鲁提镇巴音库鲁提村。台地上,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一旁矗立的标示牌上,“中国华电集团巴村光伏扶贫电站”红色大字分外醒目。

  村里的这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容量500千瓦,于2019年10月31日并网发电,目前已累计发电130万千瓦时,被村民们称为“阳光银行”。

  “发电的收入,全部用到了巴音库鲁提村。”9月25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派驻巴音库鲁提村第一书记陈大为说。

  巴音库鲁提村有355户1228人,是牧业村。因地处高寒山区,土地贫瘠,经济发展慢,到2018年才退出深度贫困村,已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205户694人。

  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考虑到这里全年可利用光照时间达1800小时,2019年,定点帮扶乌恰县的中国华电集团决定投入350万元,在巴音库鲁提村援建了这座扶贫电站。

  “当年并网,村里当年受益。”巴音库鲁提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光说,电站收益优先为无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提供保障,每年经过评议和公示、监督,30户脱贫户每户能领到3000元补助。

  72岁的居马西·雄吾尔是受益者之一,她的丈夫2019年去世,她一人独居。2019年之前,靠低保金、草场补贴和6亩多苜蓿,她的年收入是1.6万多元。

  “去年,我领到了电站的3000元补助,今年还会有,我心里高兴得很。”居马西说,“今年我买了电视机和沙发,花了3000多元,现在我还有1.5万元存款。”

  根据测算,电站一年发电收入70万元左右,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为确保脱贫户稳定增收,村里开发了15个公益性岗位,包括文化宣讲、道路管护、水电维修等,工作人员每月可领取2200元工资。

  去年4月,26岁的古丽夏提·吐尔达洪成为村里的文化宣讲员。党的惠民政策、民族团结、卫生健康知识……她一天到晚忙着入户宣讲、在夜校授课,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我最高兴的是,听了我的宣讲后,大家种菜有了积极性。”古丽夏提说,过去乡亲们都不太会种菜,吃菜要去镇上买。通过宣讲和村里的动员帮助,有70户牧民建起了蔬菜小拱棚。今年开春,村里给大家免费发放了西红柿、辣椒、茄子等菜苗。吃上自己种的菜,乡亲们都很高兴。

  “扶贫电站还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经济基础。”王春光说,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二三十万元,2020年达到96万元,“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我们发展产业就有了底气。”

  2019年底,巴音库鲁提村依托畜牧业优势,成立合作社,注册“葱岭牧人”品牌,持续投入资金抓好屠宰、保鲜、仓储和销售,村里的高原牦牛肉、羊肉、肉鸽走出大山,两年来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积极发展种植业,在高原戈壁开荒种植林果,投入14万元为村民建设蔬菜小拱棚,70户庭院种植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

  “我们将持续放大光伏扶贫电站这个‘阳光银行’的增收效应,把巴音库鲁提村建设得更加美好。”王春光说。

  “十三五”期间,国家大力开展光伏扶贫,在我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6个地州投资建成92座国家级光伏扶贫电站。今年以来,一批新增光伏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

[责任编辑: 宁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