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虾兵蟹将”做大做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谈(12)

2021年10月18日 08:47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时评】

  岳燕云

  中秋节和国庆节期间,新疆地产虾蟹大批量“游”上了消费者的餐桌,极大地满足了各族群众的节日需求。据媒体报道,新疆年产虾蟹5000吨,在乌鲁木齐水产市场上,新疆地产虾蟹已占据大半壁江山。特别是螃蟹,目前,地产蟹销量在新疆蟹类产品中占70%以上份额。

  江南水乡的虾蟹产业落地新疆并能日益发展壮大,不仅是新疆虾蟹产业发展本身的成功,更是新疆在产业发展中开拓创新、敢想敢试的成功实践,这种闯劲正是乡村产业振兴迫切需要的。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我们不仅要把林果等新疆传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还要勇于创新、大胆开拓,在更多“不可能”上做文章,让更多如虾蟹之类的产业在新疆落地开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这种尝试意义非凡,既能够从整体上增强新疆乡村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有助于拓宽各族群众的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

  当然,发展虾蟹之类的水产养殖业不是靠一个“敢”字就能成功的,更要考量科学依据、市场需求等因素。就以塔里木盆地养殖海水虾为例,这听起来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因为有坚实的技术作支撑——塔里木盆地地下苦咸水水质能够开发出适宜养殖的人工海水配方,再加上消费水平的提高,虾蟹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族群众的餐桌上,所以新疆水产养殖业才会有今天的发展势头。如果不切合实际、不贴近需求,产业的生命力就难以持久,发展之路也就难以长远。

  近年来,在乡村产业发展中,新疆各地既守正又创新,敏锐把握市场需求,依靠现代科技,凭着一股子敢为人先的劲头,在盐碱地上种出了海水稻,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种出了香蕉,在大棚里种出了火龙果、枇杷、木瓜……新品种层出不穷,拓宽了农牧民的增收致富路。新疆不只在土地上做文章,这几年,新疆各地还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在曾经的南疆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制鞋、假发、手套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许多新产业在偏远乡村落地,让很多世代都是农民的各族群众有了“薪”生活。只要科学求证、大胆创新,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宽阔大道上,还有很多奇迹可以创造。

  产业发展是脱贫之本、富民之源、振兴之基。让我们保持敢闯敢干的拼劲,把更多“不可能”变为“可能”,把更多“虾兵蟹将”做大做强。相信今天那些看起来的“不可能”,日后都有可能成为“拳头”产业,为乡村振兴开辟更多富民之源。

[责任编辑: 罗晓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