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 08:59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砥砺奋进五年间】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
深秋山里渐冷,哈巴河县加依勒玛乡克勒迭能村村民金格斯·马哈苏提心里却燃着一团火。
“明年春天,我要再花几万块钱翻修老房子。”他指着院子一角堆着的木头说。去年,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开起了民宿。两年下来,收益很不错,他有了扩大民宿规模的新想法。
克勒迭能村深处大山,以往因交通条件落后而鲜为人知。近年来,这里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在村里的扶持下,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农家乐、民宿开了起来。村民们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好乡风与好风景,让这个小山村焕发活力。
这样的故事不止于克勒迭能村,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以来,随着旅游兴疆战略的实施,旅游业高歌猛进,作为新疆战略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日益显现。
融合变成“金手指”
一业高歌百业兴。这句话之于新疆旅游业,当之无愧。
今年1—9月,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新疆游客接待量已超1.5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近1200亿元。旅游业成为引领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之一,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已过了葡萄收购时节,新疆新北道葡萄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中华反而更忙——酒庄正在建设规划,绿化等工作已经开始。明年,这里将发展酒庄游项目,“我们要搭上‘旅游+葡萄酒产业’的快车。”他说。
乘着葡萄酒产业大发展的东风,新疆的葡萄酒庄游方兴未艾。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已命名了12家自治区休闲旅游特色精品葡萄酒庄,推出了15条自治区葡萄酒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旅游业和葡萄酒产业正携手并进。
这只是新疆“旅游+”这部鸿篇巨制中的一笔。如今,“旅游+文化”“旅游+交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气象”……“旅游+”文章越做越大、越来越精彩。作为三产龙头,旅游业融合性强、带动性大的特点尽显无遗。
“能融则融、宜融尽融”,旅游业成为众多行业发展的“金手指”,为更多产业注入了强劲新动能,更深度释放自身潜能,产业发展一马当先。
从2016年到2019年,新疆游客接待量平均增速为38.08%。2019年,旅游增加值对新疆GDP贡献率达13.95%。2020年,面对疫情冲击,新疆旅游业克服重重困难,强势反弹,恢复率居全国第九。
乡村振兴增底气
在克勒迭能村,像金格斯一样,计划“追加投资”的村民还有不少。大山深处的这个小山村,因旅游业而富、而变。
村民们种的土豆、豌豆等农作物,制作的奶疙瘩、酥油、奶酪、奶酒等奶制品都大受游客欢迎,很快就被一抢而空,价格比以前更高。现在,克勒迭能村已被列入哈巴河县10个重点旅游示范村,“我们将支持引导该村以旅游业为核心产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以及农业观光、休闲娱乐、自驾游等系列产业。”哈巴河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新强介绍。
全疆现有农家乐8000多家,特色民宿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天山南北涌现了一大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重点村,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等,“额河第一村”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等乡村旅游典型层出不穷,旅游业成为促就业、惠民生的重要产业。
“吃上旅游饭,过上好日子”,乡村旅游已成为助力新疆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布局投资“新蓝海”
“来到喀纳斯景区,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干净、非常整洁,设施非常现代化。”“十一”假期来旅游的安徽游客洪婉清说。她所看到的完备齐全的旅游设施、干净整洁的旅游厕所等,都是新疆各地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部署,大力推进“四个改善”(改善设施、改善服务、改善厕所、改善交通)的成果。
5年来,自治区党委紧紧抓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加大文旅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以来,全疆累计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投资22.35亿元,支持喀什古城景区等591个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70亿元,有效缓解了“三难一不畅”问题,持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进一步夯实旅游业发展基础。
基础坚实稳固、发展势头迅猛,旅游业日益成为吸引投资的高地。近年来,新疆相继与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集团、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旅游项目合作和投资协议,和京东集团、同程集团、阿拉丁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重大项目不断落地。
众多社会资本进入文旅产业,为产业蓬勃发展引来不竭活水。2019年,新疆旅游招商引资金额达264.8亿元。今年,自治区文旅厅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投资新疆”平台陆续发布2021年重大文旅产业招商项目300个,总投资额达1042.08亿元。
“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旅游投融资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新疆文旅产业大发展。”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副处长汤文说,“资本竞逐、产业腾飞”的喜人局面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