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河县:团结之花遍地开

2021年10月21日 10:02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民族团结一家亲】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宋雅文

  9月1日,走进精河县赛依旦糕点房,甜香味扑面而来。糕点房窗明几净,货柜里摆满了精美糕点。“在亲戚周洪亮的帮助下,我实现了开店的梦想,现在我还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店主吐地古丽·阿不来提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和亲戚一起参加升国旗仪式……”“在亲戚的帮助下,我成了致富带头人……”在精河县,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民族团结之花全面绽放。今年1月,精河县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打造民族团结教育基地

  “眼前的蜡像场景记录的是精河县民族团结典型张振华和穆合德江·买买提。他俩30年来互帮互助的故事在精河县家喻户晓……”8月30日,精河县民族团结教育基地讲解员帕孜来提·塔西买买提正为前来参观的群众讲述哥俩的故事。

  2018年,精河县投入345.6万元建设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基地。该基地共1000平方米,分5个展区,通过图片、文字、视频、浮雕等形式,并借助电子翻书、放映厅、投影仪等电子技术手段,全方位、立体式展示精河县民族团结成果。

  参观完基地,精河县八家户农场职工刘茂兴说:“基地里展示了很多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生活在新疆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很幸福。”

  参观的群众都会在展厅里的留影机前留下不同民族的“好亲戚”“好兄弟”“好母子”等照片。目前,系统里共保存了近10万张照片。

  该基地建成后,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免费开放,截至目前累计接待疆内外游客12万人次,已成为精河县旅游的“打卡地”。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

  “剪的时候从这里掏,剪出来以后再修边……”9月1日,在精河县精河镇锦福社区的活动室里,早日古·阿不都克力木正忙着教人制作剪纸作品。只见她熟练地舞动着手中的剪刀,不一会儿,一幅幅红彤彤、寓意吉祥的剪纸作品就完成了。

  2013年,锦福社区成立了剪纸协会,举办剪纸培训班、剪纸经验交流会,打造剪纸展厅。“如今,剪纸已成为我们社区的一大特色,更是社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有效载体。通过剪纸艺术的交流,我们既传承和发扬了剪纸技艺,还增进了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锦福社区党支部书记李文渊说。

  锦福社区是精河县35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之一,也是该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精河县始终把培育典型、示范引领作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的重要抓手,突出示范引领,精雕细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目前,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61个、示范点35个、教育基地9个,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岗、示范科室、示范户、示范街等。

  “我们通过打造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示范作用好、群众认可的示范点和示范单位,以点串线,点面结合,带动整体创建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创建氛围。”精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布鲁更说。

  “微行动”产生大效应

  吐地古丽是精河县茫丁乡肖乃村村民,周洪亮是精河县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2019年5月,两人结为亲戚。

  周洪亮了解到吐地古丽有做糕点的手艺,但因为缺少资金,荒废了好手艺。了解相关创业政策后,周洪亮决定帮助她开店。他带着吐地古丽考察门面,最终在精河县滨河创业孵化基地为她争取了一间100平方米、免3年房租的门面房。

  当拿到钥匙的那一刻,吐地古丽的眼睛湿润了,下定决心好好干。

  “现在蛋糕店的生意越来越好了,每天能收入1000多元。”吐地古丽说,“我看到好日子正在向我们招手。”

  在精河县,还有很多这样感人的故事,温暖着更多人。

  2015年以来,精河县全面深入开展以“搜集小照片、编辑小故事、寻找小典型、搭建小舞台、唱响小歌曲、表彰小模范”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微行动”。如今,民族团结从“微故事、微典型、微传播、微联谊、微表彰”扩展延伸到“微创业、微帮扶、微服务、微平台、微网格”等多种形式。

  在民族团结“微行动”中,一名名结亲干部助力脱贫攻坚的“微故事”,一个个群众口口相传的“微典型”,一次次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微联谊”,深刻影响着精河县各族群众,民族团结已经成为行动自觉。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