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胡杨精神 扎根边疆奋斗

2021年10月26日 09:1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聚焦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黑宏伟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以优良作风树立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胸怀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甘于奉献牺牲,在天山南北忠诚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出可贵的胡杨精神。

  参加党代会的乌恰县吉根乡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代表说:“我要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我入党时作出的承诺。”

  1961年,年仅19岁的布茹玛汗·毛勒朵踏上巡边之路,她用双手在无数块石头上刻下了“中国”两个字。在布茹玛汗·毛勒朵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先后成为护边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加入到护边员队伍当中。

  像布茹玛汗·毛勒朵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胡杨”选择留在家乡,建设新疆。

  乌恰县实验中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赛麦太·吾仁白克代表14年扎根基层教育工作。“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赛麦太·吾仁白克代表说,“我还会教育孩子们学习胡杨精神中蕴含的顽强斗志、无畏精神和浩然正气,努力拼搏,回报家乡。”

  在戈壁大漠,任凭风沙肆虐、盐碱侵袭,胡杨牢牢扎根沙漠,固定着沙丘,守护着绿洲。如胡杨对大地的忠诚,天山南北各族干部群众始终把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当作最强信念、最大担当。

  且末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全县三分之二的面积为沙化土地。1998年,且末县建起了防风治沙工作站,经过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如今,12.5万亩流动沙丘披上了绿装。

  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绿化工帕提古丽·亚森代表就是其中的一员。16年前,23岁的帕提古丽·亚森来到且末县防风治沙工作站。她把最美丽的青春挥洒在了漫漫黄沙之中,换来的是一棵棵树、一抹抹绿。

  “种下的不只是树,更是希望,期盼来年春风再绿河东岸。”帕提古丽·亚森深情地说,报告中多处提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内容,我们将一如既往在沙漠中高扬绿色旗帜,筑牢且末绿色生态屏障。

  许许多多的人本可以拥有更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却在理想信念的感召下,选择了扎根边疆、奉献边疆。

  伽师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邝作玉代表23年前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伽师县从事农业科研事业。邝作玉不但自己扎根新疆,还让团队研究成果在这里生根发芽,为当地棉花、伽师瓜等农作物提质增效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要像胡杨一样,扎根边疆,积极为新疆农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邝作玉说。

  2009年,吐鲁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人事科科长孔媛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新疆,并扎根新疆。

  “这些年,我见证了新疆的巨大变化,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将以胡杨精神不断激励自己,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光和热。”孔媛代表说。

  石河子大学药学院药学系党支部书记李乐代表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会始终将胡杨精神记于心、践于行,开展公益助学、科技服务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扎根边疆,服务边疆,为新疆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