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州:学史力行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2021年10月30日 10:1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天山网-新疆日报博州记者站 王乐乐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打造农业优势品牌、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培训“新农人”等举措,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切实让各族群众受益。

  10月22日,伴随着机器轰鸣声,一台自走式打包采棉机在精河县托里镇查干莫尔根村种植户付记行的棉田里来回穿梭,一朵朵棉花被快速吞进机器“肚子”里,完成采摘、压缩、打包等工序后,从机器尾部吐出一个个圆柱形棉包。

  今年从春播开始,付记行就采用无人驾驶精量播种技术,由北斗导航系统精准定位,播行垂直误差不超过2厘米,保证收获时可使用采棉机进行采收。

  付记行说:“今年,种植棉花采用高标准棉田节水灌溉、覆膜密植、植保无人机打药等技术,生产成本降低了不少。”

  棉花是博州的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博州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领作用,积极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引进大中型拖拉机、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植保无人机、农机深松智能化监测装置等。今年,全州种植棉花近140万亩,占全州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棉花机耕、机播、机收水平达100%,生产效率、棉花品质得到大幅提升,农民实现节本增效。

  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文磊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将推广高效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培训等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清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博州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新发展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实施绿色植保技术,强化监测预警、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等关键措施落实,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们按照‘大配方,小调整’原则,建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田,示范田面积4.33万亩。”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李俊杰说,此外,博州农业部门建立智能配肥服务网点3个,调整优化肥料配方,提高测土配方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到位率;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提高预测精准度;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推广应用,保护农田生态、以益控害,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博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针对大田农作物、设施农业、园艺特色作物等病虫害综合防治、绿色综合防控等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科学种田及防病减灾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保障。

  “这是当地棉花做成的网套,雪白柔软的棉花,温暖你的冬天。”10月23日,在精河县八家户贺氏网套加工厂,“90后”贺涛正在直播卖货。

  2009年,贺涛跟着父亲从事网套加工,一家人生活还算不错。去年,贺涛看到农村电商的发展潜力,于是萌发了利用电商平台推广销售精河优质棉的想法。在参加了精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举办的电商培训班后,贺涛开通了抖音号,将棉被“搬上”网络销售平台,通过直播方式,展示精河优质棉的生产全过程。

  贺涛说:“随着‘双十一’临近,我加大了直播频次,通过全方位展示棉花生产过程,我们的产品得到了顾客的认可。目前,我有2万多粉丝,每天销售80单左右。为此,我还提前和周边农户签订了棉花收购协议,保障原料供给。”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博州积极开展有劳动能力人员调查,组建技工学校,牵住培训“牛鼻子”,采取校企合作培训新模式,采取订单、定向、定岗的方式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博州共开展电商、电焊、中式烹调、中式面点、家政服务、服装缝纫等技能培训上百场次。

[责任编辑: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