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储粮 减损增效——粮食节约行动系列报道之二

2021年11月08日 09:0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刘毅

  一麦一稻,惜之爱之。

  2021年,新疆粮食喜获丰收,产量再创新高。在不断夯实粮食安全责任,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的过程中,我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积极推进节粮减损工作,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加强对农户科学储粮的技术指导,帮助农户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增加收益。

  优化产后服务

  一场粮食丰收不仅是种植生产环节的丰产,更是从生产到仓储再到加工的全环节的协同运转。

  得益于便捷的产后服务,沙湾市西戈壁镇金河畔村粮农陈清理家的小麦今年丰产又丰收。“又省钱、又省力,还能保证高品质。”陈清理说,过去小麦成熟后都是自己联系收割机收割,之后拉到晒场晒干,清扬干净后再联系车辆送到粮站去卖,流程多损耗也多,如果管理跟不上,还会影响小麦品质,减少收入。

  如今,当地收购企业提供的“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使得陈清理只需将收获后的小麦送到收购企业,由企业进行清理筛选,并提供专业化储存,节约了销售成本,减少了收获和运输环节粮食损失。

  “每亩小麦可减少损耗7公斤左右,运输费、清扬费每公斤也能省四五分钱。”陈清理说,便捷的产后服务为粮农生产节本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区持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以整合盘活现有仓储设施等存量资源为重点,建立专业化经营性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提升粮食产后服务能力,为粮农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产后“一条龙”服务,为农户解决“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帮助粮农节本增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目前,全区已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84家,实现全区产粮大县全覆盖,辐射区域耕地面积2310万亩,所覆盖区域内的粮食损耗浪费和霉变损失率平均降低4个百分点,有效促进了粮食提质减损和粮农稳定增收。

  提高仓储水平

  越来越多粮食通过收购环节进入智能化粮库,实现绿色科学存储,储粮品质进一步提升。

  位于喀什市的新疆佳麦乐客粮食储备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承担粮食储备任务的企业,设计仓容超过8万吨。目前,该企业的粮库全部依托先进储粮技术设计建造,实现了智能化绿色科学储粮。

  “我们会对粮库内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数据对粮情状况进行分析,保障储粮安全。”该公司总经理曹晶说,智能化粮库实现了粮食的全时段、全覆盖、全方位管理,取代了过去很多需要靠感官和经验判断粮情的管理环节,最大限度减少了粮食存储环节损耗,实现了高质量存储。

  近年来,我区投资超3亿元用于粮库智能化升级改造和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建设,改造升级后的粮库,不仅具备粮食信息可视化、粮情在线监测等智能化管理功能,还借助科学储粮技术,推广以食品级惰性粉防虫技术为代表的病虫防治技术,取代传统化学药剂熏蒸办法,大幅降低了化学药剂使用量,全面提升了行业安全储粮、科学储粮、绿色储粮水平。

  目前,全区已有超半数国有粮企仓容实现智能化改造,总仓容超过340万吨。新疆省级粮食管理平台已实现与全区108个改造库点的网络互联互通和数据对接,实现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对辖区改造库点粮情的在线监管,有效提高了改造库点智能化储粮管粮水平,提升了全区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信息化水平。

  农户科学储粮

  农户家庭储粮在我区特别是南疆一些地区仍较为普遍,由于缺乏必要的科学储粮知识和存储器具,长时间储存的原粮易出现霉变、虫蛀等损耗,既影响农户收入又浪费粮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以全区“优质粮食工程”项目为依托,由科研单位进行系统设计,研究出适宜南疆地区农户家庭储粮的焊接式钢骨架金属网仓,并免费发放给农户使用。这种储粮箱由钢材焊接而成,具有不易老化、通风降温、防止虫害等特点,每套科学储粮箱可储粮800—1000公斤,使储粮年损失率由过去8%左右降低至2%左右。

  “以前粮食都装在袋子或木箱里,时间一长容易霉变、生虫。自从有了科学储粮箱,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柯坪县玉尔其乡尤库日斯村村民热克甫·西热甫说,有了科学储粮箱,避免了霉变、鸡啄食等造成的损失,自家吃的面粉质量更好了,小麦的销售价也比过去高了,每年能节约50公斤的小麦。

  看似毫不起眼的小小储粮箱,正成为南疆种粮农户节约粮食、增加收入的好帮手。近年来,我区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已累计争取中央和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1亿余元,累计发放约22万套农户科学储粮器具,每年为农户节粮减损约1.1万吨,助农增收折合约0.3亿元。

  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如今,科学储粮、减损增效的发展理念正在我区粮食行业快速普及。

[责任编辑: 廖映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