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效海: 农民画家“烙”笔生花

2021年11月10日 09:15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文化视线】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宋雅文

  一支“铁笔”、一张木板,伴随着青烟升起,倪效海轻轻勾画三两下,一幅惟妙惟肖的人物肖像便跃然板上。“我做烙画已经7年了。烙画没有五颜六色的渲染,却能勾勒出缤纷的世界。”倪效海说。

  11月3日,走进精河县托里镇克孜勒加尔村村民倪效海家的小院,一幅幅精美的烙画作品映入眼帘。这些烙画或在木板上,或在葫芦上,有花鸟鱼虫的意趣,也有山水之间的闲情……要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些栩栩如生的作品出自这位普通农民之手。

  今年54岁的倪效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从小就喜欢书画艺术,没有专业的老师教导,他就自己钻研。从临摹“小人书”里的经典人物,到自学素描水彩,再到提笔泼墨绘山水,40多年来,倪效海对书画艺术愈发痴迷。

  “我对烙画是‘一见钟情’。”倪效海笑着说。2014年,倪效海在使用电焊枪时,衣服被迸出的火花烫了个特别的花纹。当时他就想,如果用电焊枪来高温熏烫作画,效果一定不错。上网查阅资料后,他了解到这种绘画技艺叫作烙画。也是从那时候起,倪效海与烙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是用烙铁在木板、葫芦、纸等物品上面熨烫出烙痕作画。“其实就是把画笔换成烙笔。”倪效海说。

  起初,倪效海尝试用电焊枪绘画,但由于电焊枪过于粗大,不利于绘制细节,而且温度难以控制,经常把木板烫坏。于是,他购买了一台电烙铁,自己尝试改良,在这一过程中不知弄坏了多少块木板。

  “烙画很慢,急性子干不好这个。”倪效海介绍,在烙画前,要先将所绘图案临摹至木板表层,再用细笔尖烙铁烙出图案的线条,最后用粗笔尖烙铁煊烙出图案明暗层次。烙画讲究火候和力度,下笔的力度和时机决定着画作的质量,任何环节掌握不好都会功亏一篑。

  别看烙笔个头不大,但重量却不轻。倪效海说,轻的烙笔在150克左右,而重的在400克左右,他经常一天画下来手抖得连筷子都抓不住。烙笔的温度在800摄氏度以上,倪效海每天拿着电烙笔在各种材料上游走,烫伤已是家常便饭。因长时间接触高温,他的右手拇指指甲盖被烫得干瘪,但他依旧乐此不疲。

  2017年,倪效海用一年多的时间,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全景,一笔一画烙出了同名作品,作品长约5.4米,宽约0.26米。“《清明上河图》烙画作品虽不够完美,但却给了我很大信心。”倪效海笑着说。

  如今,倪效海共创作了葫芦与木板烙画作品1000余件。“每次创作我都会静下心来,享受创作的过程。看着用烙笔一点点勾勒出精美的作品,我的内心特别满足。烙画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今后,我会继续提高烙画技艺,让更多人了解传统烙画艺术。”倪效海说。

[责任编辑: 张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