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变“古董”——乌苏45年独轮车见证时代变迁

2021年11月14日 09:54   来源:天山网-新疆日报原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任江 姚刚

  一辆毫不起眼的木制独轮车,占据着乌苏市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农具展厅的中心位置。没有任何装饰,历经风吹雨打,呈现出木头的原色。“45年前,这可是方圆十几公里的‘宝贝’,只要推出来,很多人都要抢着推一推。”76岁的邢家村村民刘高存回忆道。

  在刘高存的老家河南,独轮车几乎家家必备。无论在山区还是田间,人们推着装满东西的独轮车,能行走如飞,车上坐个人也不在话下。刘高存从小就看着父母推着独轮车劳作,他的童年和青年时光里,都有独轮车的影子。

  1972年,从部队复员后,刘高存来到新疆,到了现在的乌苏市九间楼乡。除了生活上的差异,最大的不习惯就是这里各种农具都缺,连家乡随处可见的独轮车都没有。

  1976年,刘高存和妻子回老家探亲。“新疆有独轮车吗?”父亲问。“没有。”他答道。“那给你做辆新的,你带回新疆,一定用得上。”父亲说。木匠师傅听说这辆独轮车是要运到新疆的,特意挑选了上好的木材,用了20多天才制作完成。

  为了把这个“宝贝”运回新疆,可费了不少劲:这么大一辆车,坐火车不能当行李随身带,托运费用又太高,只能用汽车运输。刘高存用布把独轮车包了又包,跑了十几公里,送到汽车站托运。从老家坐火车回新疆,刘高存夫妇走了几天几夜,独轮车足足“走”了一个月时间。刘高存专门去乌鲁木齐,把独轮车运回来。

  独轮车一亮相,就成了当地的“大明星”。“那时候,一麻袋粮食只有棒劳力才能扛得起来。我的车一次能装3麻袋,推着走,跑得飞快,谁都追不上,还一点都不累。”刘高存回忆着独轮车的“高光时刻”。

  运粮食、运肥料、运煤,甚至去水利建设工地运石料……这辆独轮车出尽了风头,人人见了都想试着推一推。

  独轮车风光了十几年,时代在前行,刘高存和乡亲们的日子也一天天在变。1990年,刘高存家买了辆小四轮拖拉机,独轮车的地位一落千丈。后来,家里不断添置各种现代化农机具,独轮车逐渐被遗忘,被推进堆满各种杂物的小房,只有刘高存惦记着它,不时去看看。

  九间楼乡建农耕文化园,在全乡收集各种展品,有人想起了那辆曾经风光无限的独轮车。给刘高存一说,他非常高兴,从杂物间里翻出独轮车一看,依然完好无损。就这样,独轮车成了九间楼乡农耕文化园的“镇馆之宝”。老人们见了它,感慨不已;年轻人见了它,非常好奇,想知道独轮车背后的故事。刘高存就多了一项工作——时常到农耕文化园,现场演示、讲述历史。

  重新推起独轮车,讲起过去的事情,刘高存感慨良多:“现在的发展,我们以前做梦都想不到。”40多年前,小小的独轮车就可以在周边十几公里的乡村成为最耀眼的“明星”,当时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可见一斑;而今,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距刘高存家不远,就是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的采棉机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不仅位居国内行业首位,而且走向了世界。

  这样的巨变,令刘高存自豪,让他的讲述更有激情:“不管啥时候,只有奋斗才能出成绩。唯有奋斗,才能不负好时代。”

[责任编辑: 廖映月 ]